[发明专利]一种茶叶下脚料的深加工工艺以及应用于该工艺中的超声波提取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4773.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方小丹;苏亮;蔡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蔡俊旭 |
地址: | 3624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下脚料 超声波提取机 茶多酚 超高压提取法 深加工工艺 超声波法 二次提取 粗滤 提取液混合 柱层析装置 初步过滤 分离提纯 抗氧化剂 内部设置 过滤板 膜过滤 洗脱液 茶渣 去梗 溶出 应用 茶叶 | ||
一种茶叶下脚料的深加工工艺以及应用于该工艺中的超声波提取机,将茶叶下脚料去梗粉碎后,采用超声波法进行一次提取、粗滤、采用超高压提取法进行二次提取,经过粗滤后,将两次提取所得提取液混合,并经过膜过滤得到滤液Ⅲ,使滤液Ⅲ通过柱层析装置进行分离提纯,得到洗脱液,最后进行干燥得到抗氧化剂成品;在超声波提取机内部设置过滤板,进行初步过滤,将一次提取后的茶渣收集后,进行二次提取。本发明采用了超声波法和超高压提取法结合的方法对茶叶下脚料进行茶多酚的提取,由于茶叶下脚料中茶多酚含量低于优等茶叶,因此进行两次提取,使茶叶下脚料中的茶多酚充分溶出,进而使茶叶下脚料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提升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茶叶下脚料的深加工工艺以及应用于该工艺中的超声波提取机。
背景技术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的茶叶下脚料,使得茶叶的利用率低,现有部分技术利用茶叶下脚料提取茶叶中的活性物质,例如茶多酚、氧化还原酶、水解酶等,其中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医学等多个领域,因此对茶叶下脚料进行茶多酚的提取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金花茶叶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公开号CN107912567A),该发明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金花茶叶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提取方法步骤包括:(1)制粉:采集新鲜的金花茶叶,用清水洗干净,沥干,放入反应釜中,通入液氮,加超高压进行浸渍处理,然后进行研磨粉碎得到金花茶叶粉末;(2)往金花茶叶粉末中加入磁化水,调节温度为60~80℃,然后进行高速剪切,加入酶分子印迹微球吸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滤除不溶物,获取金花茶叶有效成分溶液;(3)将得到的活性物质进行纯化,在获取的金花茶叶有效成分溶液中加入0.05%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再加入0.2~0.5%的葡萄糖酸-δ-内酯,0.4~0.6%的EDTA二钠,然后过滤,即得金花茶叶活性物质。
该专利文献虽然公开了一种结合超高压处理技术进行金花茶活性物质提取的方法,但其产生的有益效果不同于本发明,且其主要提取手段为通过分子印迹法进行活性物质的提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超高压处理技术进行金花茶活性物质提取的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茶多酚提取技术中活性茶多酚提取率低、工艺复杂、易使茶多酚失活以及现有的超声波提取机无内置过滤装置,茶渣无法完全排出超声波提取机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下脚料的深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将茶叶下脚料去除茶梗,粉碎备用;
(2)一次提取:利用超声波法提取得到提取液Ⅰ,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茶叶下脚料与水按比例混合,置入超声波提取机中进行一次提取,提取条件为固体-液体比例1:20、超声时间13min、超声功率24%~25%;
(3)粗滤:提取液Ⅰ在超声提取机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得到滤液Ⅰ和滤渣;
(4)二次提取:将步骤(3)中的滤渣利用超高压提取法进行二次提取;将所述滤渣与水按照固体-液体比例1:20混合,倒入超高压冷等静压机的容器中进行超高压提取,提取条件为提取压力300~350MPa、提取时间6~10min,温度20~25℃,得到提取液Ⅱ;
(5)粗滤:提取液Ⅱ进入下卸料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得到滤液Ⅱ;
(6)混合:将步骤(3)所得滤液Ⅰ和步骤(5)所得滤液Ⅱ混合,得到混合液;
(7)膜过滤:混合液经过膜过滤,得到滤液Ⅲ;
(8)分离提纯:步骤(5)所得滤液Ⅲ经过柱层析装置进行茶多酚的分离提取,得到洗脱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4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鲜茶叶复合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药食同源茶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