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下脚料的深加工工艺以及应用于该工艺中的超声波提取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4773.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方小丹;苏亮;蔡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蔡俊旭 |
地址: | 3624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下脚料 超声波提取机 茶多酚 超高压提取法 深加工工艺 超声波法 二次提取 粗滤 提取液混合 柱层析装置 初步过滤 分离提纯 抗氧化剂 内部设置 过滤板 膜过滤 洗脱液 茶渣 去梗 溶出 应用 茶叶 | ||
1.一种茶叶下脚料的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将茶叶下脚料去除茶梗,粉碎备用;
(2)一次提取:利用超声波法提取得到提取液Ⅰ,将步骤(1)中粉碎后的茶叶下脚料与水按比例混合,置入超声波提取机中进行一次提取,提取条件为固体-液体比例1:20、超声时间13min、超声功率24%~25%;
(3)粗滤:提取液Ⅰ在超声提取机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得到滤液Ⅰ和滤渣;
(4)二次提取:将步骤(3)中的滤渣利用超高压提取法进行二次提取;将所述滤渣与水按照固体-液体比例1:20混合,倒入超高压冷等静压机的容器中进行超高压提取,提取条件为提取压力300~350MPa、提取时间6~10min,得到提取液Ⅱ;
(5)粗滤:提取液Ⅱ进入下卸料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得到滤液Ⅱ;
(6)混合:将步骤(3)所得滤液Ⅰ和步骤(5)所得滤液Ⅱ混合,得到混合液;
(7)膜过滤:混合液经过膜过滤,得到滤液Ⅲ;
(8)分离提纯:步骤(5)所得滤液Ⅲ经过柱层析装置进行茶多酚的分离提纯,得到洗脱液;
(9)干燥:对步骤(8)的洗脱液进行喷雾干燥,最终得到茶多酚粉末,即抗氧化剂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茶叶下脚料的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压冷等静压机为食品型冷等静压机,其型号为HPP200-3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茶叶下脚料的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下卸料离心机为LGZ1250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茶叶下脚料的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下卸料离心机的具体使用参数为进料时间15min、进料次数1次、分离时间8min、洗涤时间3min、洗涤次数2次、脱水时间8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茶叶下脚料的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选用PA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茶多酚的分离提纯,分离参数为上样流速1.8~2BV/h、采用80%的乙醇洗脱并收集3BV的洗脱液。
6.一种应用于茶叶下脚料深加工工艺的超声波提取机,包括超声波发生机构、筒体、进料管、排液口,所述超声波发生机构装设于所述筒体外侧顶部,并延伸至内侧,所述进料管装设于所述筒体顶部,并延伸至所述筒体内,所述排液口开设于所述筒体底部,其与一排液管连通,所述排液管上装设有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板,所述筒体内壁有一布设于所述筒体内壁两侧的凹型轨道,所述过滤板可活动地嵌设于所述凹型轨道内,
所述筒体侧壁有一开口,且所述过滤板的抽拉侧嵌设于所述开口内,使所述过滤板能够通过该开口抽拉至所述筒体外侧,
所述过滤板的抽拉侧装设有密封机构,使该密封机构能够将所述开口与所述过滤板间的间隙密封,
所述筒体顶部还开设有一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一通气管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应用于茶叶下脚料深加工工艺的超声波提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圈、密封扣、紧固板,所述紧固板通过一螺杆将所述密封圈夹设于所述紧固板与所述过滤板抽拉侧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应用于茶叶下脚料深加工工艺的超声波提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包括支撑框和过滤布,所述支撑框呈长方形结构,
所述过滤布的四周嵌设于所述支撑框内,其能够完全覆盖所述支撑框内侧,
所述支撑框两侧有与所述凹型轨道相匹配的长方体凸起,所述长方体凸起和所述凹型轨道皆与所述过滤板抽拉方向平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应用于茶叶下脚料深加工工艺的超声波提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底部外侧轮廓呈长方形,且该筒体底部为一弧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应用于茶叶下脚料深加工工艺的超声波提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的抽拉侧内有一环形凹槽,所述螺杆上有环形凸台,所述螺杆通过所述环形凸台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47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鲜茶叶复合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药食同源茶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