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除雾除尘消白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4147.1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积志;李海波;邓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2 | 分类号: | B01D53/82;B01D53/5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除尘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烟气除雾除尘消白装置及工艺,包括:塔器壳体及设于塔器壳体内部的脱硫吸收层、气体分布盘、喷淋段、除雾器;脱硫吸收层设置在烟气入口上侧;气体分布盘设置在脱硫吸收层上侧;喷淋段设置在气体分布盘上侧;除雾器设置在喷淋段上侧,除雾器包括除雾器壳体及设于除雾器壳体内部的纤维床、除雾板组,纤维床设置于除雾器壳体内部的上侧,纤维床由多个纤维丝组成,纤维丝上设有螺旋凸起,纤维丝外涂疏水性材料,除雾板组设置于纤维床的下侧,除雾板组设有多个板组叶片,板组叶片设有叶片折角,板组叶片外涂疏水性材料。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脱除烟气中水分,消除“白色烟羽”的形成,达到超净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提供了一种烟气除雾除尘消白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悬浮于烟气中的雾滴是不可避免的。雾滴主要由机械力作用、蒸汽冷凝、化学反应或气液夹带生成。电厂、冶金及焦化行业的含硫废气处理,大多数企业使用的是湿法脱硫工艺,脱硫处理后烟气中的含湿量接近饱和状态。若饱和湿烟气直接经烟囱排放,其与温度较低的环境大气接触,饱和烟气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为小液滴,经光线的折射或者散射作用,形成“白色烟羽”。
机械力作用如液体从喷嘴喷出的液滴直径在20~1000um之间;饱和蒸汽冷凝的雾滴直径在0.1~30um之间;化学反应生成的雾滴在0.1~8um 之间;气体从喷淋塔或鼓泡塔内夹带的液滴大部分集中在500-2000um 之间。
湿法脱硫后烟气含湿量接近饱和态,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形成明显视觉污染。并且湿烟羽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成分,在扩散过程中凝结析出的小液滴飘落到地面会对周边形成环境污染,影响周边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对企业的公共关系和形象不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烟气除雾除尘消白装置及工艺,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脱除烟气中水分,消除“白色烟羽”的形成,达到超净排放。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烟气除雾除尘消白装置,包括:
塔器壳体,所述塔器壳体的下端设有烟气入口,所述塔器壳体的内部设有烟气通道,所述塔器壳体的上端设有烟气出口;其所述塔器壳体内部设有脱硫吸收层、气体分布盘、喷淋段、除雾器;
所述脱硫吸收层,用于对待净烟气进行脱硫处理,所述脱硫吸收层设置在所述烟气入口的上侧;
所述气体分布盘,用于使气体流场分布均匀,所述气体分布盘设置在所述脱硫吸收层的上侧;
所述喷淋段,用于对待净烟气降温除尘,所述喷淋段设置在所述气体分布盘的上侧;
所述除雾器,设置在所述喷淋段的上侧,所述除雾器包括除雾器壳体及设于所述除雾器壳体内部的纤维床、除雾板组,其中,
所述纤维床设置于所述除雾器壳体内部的上侧,所述纤维床由多个纤维丝交叉排列组成,所述纤维丝外涂石墨烯疏水性材料;
所述除雾板组设置于所述纤维床的下侧,所述除雾板组设有多个板组叶片,所述板组叶片外涂石墨烯疏水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4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DA脱硫塔的环形进口叶片
- 下一篇:一种生物滤池除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