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3032.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连青惠;钟原;卢健清;王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永安轴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7 | 分类号: | B24B7/17;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俞兰周 |
地址: | 366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端面磨床 输送带 卧轴 引导机构 轴承套圈 锥形轴承套圈 自动生产线 出料通道 进料通道 磨削加工 双端面 出料 自动化生产线 维修成本 平放 竖放 轴承 统一 制造 | ||
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涉及轴承生产领域,包括第一卧轴双端面磨床和第二卧轴双端面磨床,第一卧轴双端面磨床设有出料通道,第二卧轴双端面磨床设有进料通道;还包括输送带,出料通道末端设有将锥形轴承套圈统一朝向且平放至输送带的出料引导机构;输送带的末端设有将锥形轴承套圈统一朝向且竖放至进料通道的进料引导机构。本发明通过出料引导机构、输送带和进料引导机构将两台卧轴双端面磨床连接成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具有结构简单且实用、制造和维修成本低、可适用于大小不同规格的轴承套圈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在生产时,按工艺要求,需要两台卧轴双端面磨床分别对轴承套圈进行粗磨和精磨两道工序。目前通常由人工配合输送带或收集槽,从粗磨工位的出料通道将轴承套圈收集后,搬运至精磨工位的进料通道,实现粗磨工位和精磨工位的连接。这种工位连接以及工件转移方式耗费人力,而且效率低。
特别是在加工锥形轴承套圈时,所有锥形轴承套圈都需要统一朝向(指锥形轴承套圈的大小两端朝向相同)且逐一竖放滚动地送入卧轴双端面磨床的进料通道,以便卧轴双端面磨床对锥形轴承套圈进行正常打磨。而现有粗磨工位中,只在卧轴双端面磨床的出料通道下方布设有输送带或者收集槽。这些锥形轴承套圈在出料通道内逐一竖放滚动时依旧都是统一朝向,但是从出料通道落入输送带或者收集槽时,会因掉落时速度、角度等差异而在输送带上或者收集槽内出现不同摆放状态(大口径端面朝下的平放、小口端面朝下的平放或者倾斜放置)。因此,需要人工重新整理,将锥形轴承套圈按统一朝向且逐一竖放至精磨工位的进料通道,以便于精磨工位的卧轴双端面磨床对其进行精磨处理。这种工位连接和工件搬运的方式耗费人力,且工作内容枯燥乏味,工人容易将锥形轴承套圈摆放错误并送入精磨工位,产生不良品,影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包括第一卧轴双端面磨床和第二卧轴双端面磨床,第一卧轴双端面磨床设有出料通道,第二卧轴双端面磨床设有进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和进料通道之间设有自动联线设备,该自动联线设备包括出料引导机构、输送带和进料引导机构,所述出料通道末端设有将锥形轴承套圈统一朝向且平放至所述输送带的所述出料引导机构;所述输送带的末端设有将锥形轴承套圈统一朝向且竖放至所述进料通道的所述进料引导机构。
进一步,所述出料引导机构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前档板、下挡板以及出料槽,所述左挡板的后端设置于第一卧轴双端面磨床的出料通道的左侧壁,前端朝右侧倾斜延伸设置;所述右挡板的后端设置于所述出料通道的右侧壁,前端在右挡板与左挡板之间设有所述前档板;所述右挡板的上下端左右倾斜设置,并且下端设有一朝左侧倾斜设置的所述下挡板,该下挡板的下端与左挡板的下端之间形成出料口,所述第一卧轴双端面磨床在出料口的下方倾斜设有所述出料槽,该出料槽末端与所述输送带相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L型连接板和第二L型连接板,所述出料通道的左侧壁竖直设有所述第一L型连接板,该第一L型连接板设有第一条形螺孔,所述第二L型连接板通过螺栓配合第一条形螺孔可上下调节地设置于所述第一L型连接板;所述左挡板设有两个前后布局的安装板,且该安装板设有第二条形螺孔,所述左挡板通过螺栓配合第二条形螺孔可左右摆动调节地设置于所述第二L型连接板;所述右挡板设有第三条形螺孔,所述前档板通过螺栓配合第三条形螺孔可前后调节地设置于右挡板。
进一步,所述出料槽的内底面布设有复数个所述滚子。
进一步,所述输送带的左右两侧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朝输送带中部倾斜设置的导向板,且左右两侧的导向板在输送带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永安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省永安轴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3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气动打磨机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加工的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