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机器人的情感交流匹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2980.2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7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胜;李德敏;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432 | 分类号: | G06F16/432;G06F16/45;G06F16/483;G06Q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钱文斌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机器人 行为模型 中央服务器 情感交流 录音设备 匹配系统 摄像装置 匹配 递归神经网络 用户输入类型 显示设备 信息分类 行为习惯 行为信息 学习算法 用户使用 画像 交友 学习 | ||
1.一种基于虚拟机器人的情感交流匹配系统,包括虚拟机器人中央服务器、虚拟机器人显示设备、摄像装置和录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机器人中央服务器从所述摄像装置和录音设备处获得大量使用者的行为信息和习惯,并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行为习惯的信息分类,给每一个使用者确定一个初期的用户画像,作为深度学习递归神经网络初期训练的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每一个用户对应一个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使用时,第一用户输入交友对象的类型,虚拟机器人中央服务器根据输入的类型在已有训练完成的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中匹配最接近第一用户输入类型的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供第一用户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机器人的情感交流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机器人中央服务器匹配最接近用户输入类型的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供第一用户使用后,还向被匹配的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对应的第二用户推荐第一用户所对应的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机器人的情感交流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摄像装置和录音设备仍然捕捉与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对应的使用者的真实行为信息和习惯,并通过深度强化学习递归神经网络不断调整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机器人的情感交流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虚拟机器人中央服务器询问用户继续使用所述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或更换新的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机器人的情感交流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友对象的类型包括长相选择、性格选择、爱好选择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机器人的情感交流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还用于获取用户的长相和身高,并将该长相和身高与用户对于的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进行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机器人的情感交流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机器人显示设备包括三维成像设备,手机端和家用显示器端,所述三维成像设备安装在客厅,所述家用显示器端安装在卧室,所述手机端用于和虚拟机器人行为模型进行信息交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机器人的情感交流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录音设备设置在非隐私区域,用于对使用者进行全方位的语音识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机器人的情感交流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非隐私区域,用于捕捉使用者真实的行为姿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9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