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平衡与机械式智能补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62716.9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6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许静;连加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1D35/00 | 分类号: | B61D3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平 机械式 智能 补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平衡与机械式智能补液装置。现有补充灌入高压液体的技术采用电器元件实现,容易出现故障。本发明包括泵体、补偿稳压罐、输液管、排液管、支管和阀体;输液管接泵体的入液口,排液管接泵体的出液口;支管的输入端与输液管侧壁开口连通,阀体的支管接口与支管输出端连通;支管的侧壁开口与补偿稳压罐连通;阀体开设有两个容腔组。本发明通过阀体的两个容腔组快速提供负压平衡,泵体启动时就可智能补充高压液给泵体润滑,保证泵的转子不会与泵体内的摩擦板干摩擦而严重磨损;补偿稳压罐内没有补液时,补充接头提供另一条快速补液通道。本发明不采用任何电器元件,而是纯机械结构,在潮湿的地下,时间再长也不容易出现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平衡与机械式智能补液装置。
背景技术
高铁及动车靠站时,污物要求在较短的停站时间内通过真空管道全部排出车厢,这就要求快速给真空管道提供一个负压,负压供给通常是由转子泵完成的;这种泵通常不注入润滑液,而是直接由污物中的液体来形成润滑水膜,保证泵的转子不会与泵体干摩擦而严重磨损。由于在抽吸过程中,介质是以气液固多相存在,可能存在短时间的泵内为纯气体状态,易造成转子发热磨损,这就需要及时补充灌入高压液体。而现有补充灌入高压液体的技术通常采用电器元件来实现,但是由于泵和部分电器元件安装在潮湿的地下空间,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因此,研发一种不采用任何电器元件、能快速提供负压平衡、智能且快速补充高压液的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负压平衡与机械式智能补液装置。
本发明包括泵体、补偿稳压罐、输液管、排液管、支管和阀体;所述的泵体开设有入液口、出液口、螺钉安装孔、转子安置腔、泄压入口通道、泄压出口通道、泄压阀杆滑道和滑块滑道;所述的转子安置腔连通泵体的入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泄压入口通道连通泵体的出液口和泄压阀杆滑道;所述泄压出口通道的入液口与滑块滑道连通;所述的输液管接泵体的入液口,所述的排液管接泵体的出液口;泄压阀杆与泵体的泄压阀杆滑道构成滑动副,并与滑块固定;且泄压阀杆与泵体的泄压阀杆滑道之间设有密封圈;滑块与泵体的滑块滑道构成滑动副;阀杆作用弹簧两端分别与泵体和泄压阀杆固定;所述的阀杆作用弹簧为拉簧;两块摩擦板一上一下设置,且均贴紧泵体的转子安置腔壁面;泵体的螺钉安装孔共有四个,两个螺钉安装孔位于一块摩擦板处,另两个螺钉安装孔位于另一块摩擦板处;每个螺钉安装孔与对应的摩擦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螺钉的中心处开设有补充口;所述的补充口与泵体的转子安置腔连通;两根转子安装轴平行设置,且均与泵体构成转动副;每根转子安装轴上固定有转子;两个转子均置于泵体的转子安置腔内,且相互啮合;所述转子的叶片上距离转子圆心最远的点所在圆周半径等于摩擦板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7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