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样管、火灾探测设备及预警系统、预警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584.8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3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淮海;张瑞;王克杰;黄国华;彭宗旭;朱正友;杜康;赵峻岭;张端祥;徐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3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管 火灾预警信号 设备故障信号 消防控制系统 实时数据 辅助控制系统 火灾探测设备 火灾探测器 电缆隧道 存储 电缆沟 预警系统 预警 报警信号传输 变电站监控 变电站控制 报警信号 目标监测 通讯传输 消防系统 直接传输 采样点 采样 变电站 发送 监控 分析 安全 | ||
1.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样管包括内层采样管和套管,其中,
内层采样管管壁上开有第一气孔;
套管套接在所述内层采样管外部,所述套管不高于中心轴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孔的最高点低于所述套管的中心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采样管的位于下方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气孔;
所述套管的位于下方和/或左右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气孔;
所述第二气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气孔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内层采样管的外壁之间设有若干个隔断,将套管与内层采样管之间的空间分隔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部分,且所述隔断的法线与所述套管中心轴的夹角为锐角、钝角或者直角中的一种;
内层采样管位于相邻两个隔断之间的管壁上设有第一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采样管的中心轴与所述套管的中心轴平行,且内层采样管的中心轴的高度高于所述套管的中心轴高度。
6.一种电缆沟火灾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采样管以及火灾探测器,所述火灾探测器与所述采样管连接。
7.一种电缆沟火灾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沟火灾探测设备,还包括直流不间断电源、协议转换器、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变电站控制系统、消防控制系统采样点以及消防控制系统,所述直流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火灾探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协议转换器、所述消防控制系统采样点连接,所述协议转换器与所述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以及所述变电站控制系统顺次连接,所述消防控制系统采样点与所述消防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火灾探测器连接有采样管,所述采样管对电缆沟的空气采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缆沟火灾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探测器安装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中,采样管布置在电缆沟的两侧或者电缆隧道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缆沟火灾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探测器与协议转换器之间、协议转换器与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之间通过RS485通讯连接,所述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与变电站控制系统之间通过IEC61850通讯连接;所述火灾探测器与消防控制系统采样点以及消防控制系统通过干接点通信连接。
10.一种电缆沟火灾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采样管将目标监测区域的空气送到火灾探测器中进行分析,判断目标监测区域是否存在火灾隐患;
步骤二:火灾探测器将采样管发送的实时数据、火灾预警信号、设备故障信号作为数据集合,并通过通讯线路将所述数据集合分别传输到辅助控制系统以及消防控制系统采样点进行监控和存储;
步骤三:辅助控制系统将存储的实时数据、火灾预警信号、设备故障信号传送给变电站控制系统或者变电站监控中心值班室;消防控制系统采样点将存储的实时数据、火灾预警信号、设备故障信号传送给消防控制系统,以使消防控制系统进行消防设备的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电缆沟火灾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探测器与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为直流不间断电源,所述直流不间断电源配置有交流停电检测装置,所述交流停电检测装置,用于在交流停电时,直流不间断电源发出交流故障告警信号和/或电源故障信号,并将信号通过火灾探测器的通信口传输到变电站控制系统和/或变电站监控中心值班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电缆沟火灾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设备的控制包括启动报警设备、启动喷淋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5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