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抗氧化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063.2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扬;杨波;杨肖;杨冬梅;杜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相变材料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气相二氧化硅 吸附载体材料 氮化铝 高导热 抗氧化 制备 氯化钠 高导热率材料 高热导率材料 氯化钾 质量百分比 导热系数 空气环境 漏液现象 相变过程 原料组成 制备过程 质量比 封装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抗氧化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成为:无机相变材料、吸附载体材料和高热导率材料;无机相变材料由40%~50%的氯化钠和50%~60%的氯化钾配置而成,总量为100%,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吸附载体材料为气相二氧化硅;高导热率材料为氮化铝。无机相变材料:气相二氧化硅:氮化铝的质量比为6:1:(1~3)。组分合理,制备过程简单,导热系数高,便于封装及使用,适用于高温、空气环境中,且相变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液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抗氧化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储能技术旨在解决能量供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连续问题,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在供电行业“削峰填谷”、航天航空、新能源利用、工业余热回收以及民用建筑采暖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比于化学蓄电,储热技术具有储能(热能)容量大、稳定性强、成本低环保等优势。
相变储热材料具有储热密度大、相变过程近似等温、过程易控制等优点。其中无机盐因其价格低、安全性高、相变温度易调配等优点,在储热领域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单纯的无机盐普遍存在导热系数低,相变过程热阻不断变化,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等问题。目前,研究复合型相变储热材料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途径。
目前,复合型相变储热材料多面向中低温储热领域,难以应对高温状态下氧化、分解、腐蚀等问题。且制备过程中多添加有水、乙醇、粘合剂等,材料需要烘干,制备过程复杂,且烧结过程中容易形成孔隙,影响导热系数。
发明内容
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热抗氧化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导热抗氧化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原料组成为:无机相变材料、吸附载体材料和高热导率材料;
所述无机相变材料由40%~50%的氯化钠和50%~60%的氯化钾配置而成,总量为100%,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所述吸附载体材料为气相二氧化硅;所述高导热率材料为氮化铝。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无机相变材料:气相二氧化硅:氮化铝的质量比为6:1:(1~3)。
更为优选的,所述无机相变材料:气相二氧化硅:氮化铝的质量比为6:1:3。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导热抗氧化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无机相变材料;分别按质量分数40%~50%和50%~60%,称取氯化钠和氯化钾,使用打粉机搅拌均匀,即得无机相变材料;
(2)称取一定量的气相二氧化硅,与步骤(1)制得的无机相变材料混合,用打粉机搅拌均匀;
(3)将步骤(2)混合均匀后的样品,置于电加热炉中,750℃加热2~3小时;
(4)将步骤(3)加热后的样品取出,在室温中冷却,然后用打粉机打粉;
(5)称取一定量的氮化铝粉体,与步骤(4)制得的样品混合,用打粉机搅拌均匀;
(6)称取一定量步骤(5)制得的样品,放入模具中,使用压力机压制成块状样品;
(7)取步骤(6)制得的块状样品,置于电加热炉中,800℃进行烧结,冷却后得到高导热抗氧化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高导热抗氧化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打粉机转速为34000r/min,粉碎细度为70~300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高导热抗氧化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细度为200~4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