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视镜夹持总成及其夹持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0390.6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9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乾坤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A61B90/57;A61B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视镜 夹持 总成 及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视镜夹持总成,其包括一可调式接合支撑器和一夹持器;该夹持器包括一基座,一上压板,一下压板,一被该上压板和该下压板包夹的束紧球,一支轴,以及一旋钮。当该旋钮未锁紧时,该束紧球能在该上压板和该下压板之间旋转以调整该内视镜的角度、方向和插入深度;另当该旋钮锁紧时,使该上压板及/或该下压板受到一轴向压力,以促使该上压板和该下压板一起对该束紧球产生径向挤压作用,并造成该束紧球的变形和内缩以夹持该内视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内视镜夹持总成,尤指一种可调整一内视镜的位置、角度与方向后能牢固夹持该内视镜的内视镜夹持总成。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一种用于内视镜夹持总成的夹持器。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具有伤口小,不伤及手术部位周边的正常组织,以及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因此已成为外科手术的主流,并逐渐取代传统的明开手术。而微创手术需借助于设备,高级者如达文西微创手术,而最普遍的则是以内视镜为之。由于达文西微创手术的设备价格高昂,不是一般医院负担得起,所以一般的微创手术还是依赖内视镜为主。
一般而言,该内视镜包括一镜头以取得影像用的一内视镜,以及用以导入至少一器械以执行手术用的一内视镜。以该影像用的内视镜为例,其进入人体后须要调整位置、角度与方向以获得手术部位所须的影像后,最好避免震动或移位。因此,该内视镜最初由人力来扶持,但因人力无法持久与稳定,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出专用于夹持该内视镜的内视镜夹持总成。该内视镜夹持总成可大概分为:机器人(Robotic)式内视镜夹持总成,和机械式内视镜夹持总成两种。
该机器人式内视镜夹持总成虽然能有效达到调整位置、角度与方向的目的,但该机器人式内视镜夹持总成是由使用者,例如医师的脚部去控制位移,而没有手部控制来的灵巧。特别是,该机器人式内视镜夹持总成的费用昂贵,有失效风险的担忧,以致无法普及。
而该机械式内视镜夹持总成虽有成本上的优势,但该内视镜夹持总成的一夹持器无法贴近于供该内视镜穿设的一穿刺导套,以致该内视镜被该夹持器夹持后不易进行角度、方向、深浅位置的调整。探究其因,乃该内视镜经由该穿刺导套进入人体后,该内视镜以该穿刺导套为支撑点,以便进行深浅角度及该内视镜影像的方向调整,由于该夹持器与该穿刺导套的距离因素,以致两者间的力臂较长,使得在夹持部位的些微调整将导致该内视镜末端产生较大的摆幅,而不利于深浅、角度及该内视镜影像的方向调整。
因此,该内视镜较优选的方式是由医师手动调整好后,再移动该内视镜夹持总成的一可调式接合支撑装置和该夹持器至适当位置,并张开该夹持器以便将该内视镜夹持固定;但在释放该可调式接合支撑装置时,因其本身的多关节结构及角度的限制,再加上该可调式接合支撑装置的重量而变得不好控制,导致该可调式接合支撑装置在锁定后仍会偏差,而不易修正。
因此,如何去克服前述缺点,使传统低成本的该机构式内视镜夹持总成具有更好的操作性,乃本领域技术人员共同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视镜夹持总成,其具有能调整一内视镜的角度,插入人体内的深度,以及旋转控制方向的功能;并利用该内视镜夹持总成的一夹持器对一束紧球的轴向施压,使该束紧球受到径向压力作用而向内变形,以便对该内视镜产生夹持与束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乾坤,未经李乾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