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棒材两辊斜轧成形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0098.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6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雨;林龙飞;王帅;刘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13/12 | 分类号: | B21B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棒材两辊 斜轧 成形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与装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圆棒材两辊斜轧成形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2个斜轧辊、导板、进料端导料筒和出料端导料筒;2个斜轧辊交错倾斜布置,其轴线与圆棒材轴线呈相同夹角;导板固定布置在2斜轧辊之间,圆棒材在两斜轧辊间转动;进料端导料筒布置在进料侧,限制轧前圆棒材甩摆;出料端导料筒布置在出料侧,限制轧后圆棒材甩摆。两斜轧辊作同向等速回转运动,圆棒材在轧辊/圆棒材的摩擦力作用下,在两个斜轧辊和导板构成的空间内,作绕轴旋转及轴向进给运动,由大直径圆棒材斜轧成小直径圆棒材。本发明具有成形设备简单、成形精度高、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的优点,适合于中小批量圆棒材的轧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与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棒材两辊斜轧成形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圆棒材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大量的应用,是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与装备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原料。锻造成形工艺由于材料处于多向压应力应变状态,能提高金属内部的塑性变形,被广泛应用,但存在设备投入大、成形精度低、生产效率低等局限性,一般适合于大直径圆棒材的铸锭开坯;轧制成形利用“以轧代锻”的思路,利用多个轧辊对圆棒材精确成形,由于成材率高,精度也可满足要求,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是目前棒材的主要制备工艺,主要有多机架二辊横列式、二辊连轧式和三辊连轧式、行星轧制、螺旋轧制等,但设备较为复杂,导致投入成本较高,一般投产在钢铁厂的中小直径的圆棒材大批量生产中。
针对钛合金、镁合金、复合材料等圆棒材的成形,其一般对成形工艺的产能要求不高,而更加需要成形精度高、成形性能好、成本小的成形工艺。本发明提出两辊斜轧棒材的工艺,仅驱动两个轧辊旋转,即可完成棒材的精确轧制,具有成形设备简单、投入成本低、成形精度高、成形性能好的优点,适合于圆棒材的中小批量成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圆棒材两辊斜轧成形装置及方法,通过驱动两个交错倾斜布置的斜轧辊同向同速旋转,由导板保证圆棒材在两斜轧辊间转动,由导料筒防止坯料的甩摆,在轧辊/圆棒料的摩擦力作用下,完成圆棒材自动咬入,实现圆棒材两辊斜轧。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棒材两辊斜轧成形装置,包括第一斜轧辊、第二斜轧辊、导板、进料端导料筒和出料端导料筒;
所述第一斜轧辊、第二斜轧辊的几何尺寸相同,从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包括进料段、成形段、精整段和出料段;
所述第一斜轧辊、第二斜轧辊在圆棒料的轴线两侧交错倾斜布置,两轧辊的轴线与圆棒料的轴线分别相交并具有相同夹角;所述第一斜轧辊、第二斜轧辊的精整段径向中心线重合;
所述导板固定布置在所述第一斜轧辊、第二斜轧辊之间,用来保证圆棒材在两斜轧辊间转动;
所述进料端导料筒固定布置在轧辊的进料段外侧,用来限制轧前圆棒材的甩摆;
所述出料端导料筒固定布置在轧辊的出料段外侧,用来限制轧后圆棒材的甩摆;
大直径轧前圆棒材在所述第一斜轧辊、第二斜轧辊、导板共同构成的空间内被斜轧成小直径轧后圆棒材。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段、精整段、出料段均为圆柱形状,所述成形段为圆台形状;所述进料段直径最小、入料侧面有倒角;所述精整段直径最大;所述成形段直径介于进料段直径与精整段直径之间;由进料段直径过渡到精整段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轧辊、第二斜轧辊的进料段、成形段均加工有用来增大摩擦力的表面特征,所述表面特征为滚花、拉毛、刻制凹痕或凹坑。
进一步的,所述导板在圆棒料侧面为单侧导板或双侧导板,导板高度H比轧后圆棒料的直径d小0.5~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0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