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混凝土回转窑烟气余热回用与消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8424.8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1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淦;周林海;冯国华;陈铁炯;杜依倩;孟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综合系统 沥青混凝土 回转窑 导热油加热器 导热油锅炉 除尘系统 回用装置 沥青加热 烟气余热 除雾器 喷淋层 填料层 引风机 回用 余热 加药装置 排气扇排 系统连接 烟气处理 依次设置 集水池 冷循环 排气扇 热循环 冷凝 排出 再热 烟囱 | ||
1.一种沥青混凝土回转窑烟气余热回用与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系统(1)、引风机(2)、加药装置(3)、烟气消白综合系统(4)、余热回用装置(5)、导热油锅炉(7)、沥青加热系统(8),所述除尘系统(1)、引风机(2)、烟气消白综合系统(4)沿烟气处理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烟气消白综合系统(4)和余热回用装置(5)连接形成冷循环,所述烟气消白综合系统(4)分别与导热油锅炉(7)、沥青加热系统(8)连接形成热循环,所述加药装置(3)与烟气消白综合系统(4)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回转窑烟气余热回用与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消白综合系统(4)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布置的排气扇(41)、导热油加热器(42)、除雾器(43)、喷淋层(44)、填料层(45)和集水池(46),所述引风机(2)的出口与填料层(45)相连,烟气依次通过填料层(45)、喷淋层(44)、除雾器(43)、导热油加热器(42),从排气扇(41)排出,所述加药装置(3)通过加药管道A与集水池(46)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回转窑烟气余热回用与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46)通过余热供水管道B1与余热回用装置(5)的冷侧入口连接,所述余热回用装置(5)的冷侧出口通过余热回水管道B2与喷淋层(44)连接,所述余热回水管道B2上安装有冷却水泵(6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回转窑烟气余热回用与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锅炉(7)的出口通过导热油管道C与导热油加热器(42)的热侧入口连接,所述导热油加热器(42)热侧出口通过导热油管道C与沥青加热系统(8)的入口连接,所述沥青加热系统(8)的出口通过导热油管道C与导热油锅炉(7)的入口连接,所述导热油管道C上安装有导热油泵(6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回转窑烟气余热回用与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层(44)的层数为2层以上,层间距为3~3.5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回转窑烟气余热回用与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43)为2层以上的屋脊式除雾器,层间距不小于1.5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回转窑烟气余热回用与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45)为陶瓷材质,逆流通过的烟气与喷淋水在填料层(45)内接触换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回转窑烟气余热回用与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加热器(42)为螺旋翅片管式换热器,其中基管材质为2205,翅片材质为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84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混凝土回转窑烟气冷凝再热消白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金属冶炼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