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制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3796.1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蔚;张廷军;刘三举;杨涛;谭波;冯冰;潘宁;门花;李利;赵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00 | 分类号: | C10J3/00;C10J3/72;B01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朱静谦 |
地址: | 44104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制气 系统 | ||
1.一种生物质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2)、混风降温器(3)和锅炉(4),所述气化炉(2)的出气口与所述混风降温器(3)的燃气进口(301)相连,所述混风降温器(3)的燃气出口(302)与所述锅炉(4)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混风降温器(3)的烟气进口(303)通过烟气管道连接至所述锅炉(4)的排烟口,所述气化炉(2)产生的高温燃气与所述锅炉(4)内燃烧后生产的低温烟气在所述混风降温器(3)内混合降温后进入所述锅炉(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降温器(3)为射流式混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降温器(3)包括混合腔,具有所述燃气进口(301)的第一管路伸入所述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对应所述第一管路末端开口具有管径逐渐缩小的缩径段;具有所述烟气进口(303)的第二管路在侧面伸入所述混合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末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管路末端位于气流方向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生物质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段末端为所述燃气出口(302),所述燃气进口(301)和所述燃气出口(302)分别设置在所述混风降温器(3)相对的两端,且开口的位置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道上设有用于将空气或所述锅炉(4)内的烟气输送到所述混风降温器(3)内的第一风机(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降温器(3)的燃气出口(302)和所述锅炉(4)的进气口之间连接有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混风降温器(3)内的燃气输送到所述锅炉(4)内的第二风机(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4)内设有用于输出所述锅炉(4)内热能的热交换装置(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4)内设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用于除去进入所述锅炉(4)内的燃气中的灰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制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料前处理装置(1),所述物料前处理装置(1)的出料口与所述气化炉(2)的进料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37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