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础建筑物局部沉降的纠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2173.2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彦鹏;魏真红;杨校辉;杨奎斌;朱乔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曹向东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础 建筑物 局部 沉降 纠偏 方法 | ||
1.一种桩基础建筑物局部沉降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建筑由于桩基础桩周土体发生自重湿陷造成局部沉降的情况,包括:
根据建筑物的沉降倾斜情况,确定参与建筑物顶升过程的原桩,并在每根确定的原桩靠近地梁的桩身上设置千斤顶承台以及相应的千斤顶;
对所述千斤顶施加荷载使其顶部紧抵所述地梁底部,然后断开所述原桩与所述地梁之间的连接,并在两者之间的缝隙内插入夯楔用薄板;
对所述千斤顶加载第一级荷载同时以建筑物自重为反压载荷对所述原桩施加竖向荷载使其迫降,实时监测建筑物的上升位移和所述原桩的下沉位移,并及时在所述原桩与所述地梁之间新形成的缝隙内插入夯楔用薄板;
待荷载和位移稳定之后,加载下一级荷载,重复上述监测和夯楔用薄板的操作,直至完成最终荷载的加载,使所述原桩底部被下压至持力层、所述建筑物较低一侧被顶升至合适位置并且保持稳定;
其中,所述最终荷载和所述原桩的最终沉降量根据建筑物的沉降倾斜现状和发展速率决定,每一级荷载为30~50k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所述原桩底部被下压至持力层、所述建筑物较低一侧被顶升至合适位置并且保持稳定后,解除所有千斤顶,并利用钢筋混凝土将所述原桩和所述地梁现浇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钢筋混凝土将所述原桩和所述地梁现浇为一体具体为:在所述原桩和所述地梁上植L型钢筋并布置箍筋,然后外包现浇混凝土将所述原桩与所述地梁连接;其中所述混凝土设在所述地梁与所述千斤顶承台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后两级荷载加载时间间隔不少于20分钟,并且最后一级荷载加载后,稳定至少2小时后再插入夯楔用薄板并将所有夯楔用薄板夯楔密实。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夯楔用薄板为4mm~10mm厚的薄钢板。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千斤顶承台上的千斤顶至少为一组,两个千斤顶为一组;所有千斤顶围绕所述原桩均匀布置。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千斤顶的顶部与所述地梁底部之间设置垫板。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承台为对称设在所述原桩上的牛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包括与桩身弧度相适应的弧形板、设在所述弧形板顶部的支撑面板以及连接所述弧形板外表面和所述支撑面板底部的梯形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21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