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NG船用聚氨酯绝缘箱的箱体装配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0160.1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8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孔谅;傅琦俊;王志远;周春立;张悦;金鑫;张立中;冯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宝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ng 聚氨酯 绝缘 箱体 装配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LNG船用聚氨酯绝缘箱的箱体装配系统及方法,装配系统包括底座以及分别设置在底座上的X向定位校正机构、Y向定位校正机构、木质夹板校正机构;装配时,利用X向定位校正机构、Y向定位校正机构对聚氨酯绝缘箱的X向、Y向进行定位校正,利用木质夹板校正机构对木质夹板进行压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对多种模式的NO.96 L03/L03+系列的增强型聚氨酯标准绝缘箱的箱体装配精度进行控制,满足不同生产条件下的装配精度要求,操作简便,产品质量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化天然气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LNG船用聚氨酯绝缘箱的箱体装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绝缘箱是保证大型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船的液货围护系统中液货舱内处于-163℃的超低温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型聚氨酯标准绝缘箱由硬质聚氨酯泡沫板与胶合板等部件经胶接装配、压合后组成,是薄膜型LNG船围护系统中的核心零部件。NO.96围护系统中,增强型聚氨酯标准绝缘箱包括L03、L03+等形式,一艘NO.96围护系统的薄膜型LNG船,需求20000只NO.96L03+系列的增强型聚氨酯标准绝缘箱;增强型聚氨酯标准绝缘箱具有高度标准化、高度车间预制化、工序复杂、制造精度高等特点。提高增强型聚氨酯标准绝缘箱的生产效率、控制制造精度,是建造LNG船的关键。
聚氨酯标准绝缘箱的特点是箱体由不同层的胶合板均与聚氨酯胶接装配而成,并经过一定压力和时间的压合过程、以及无压力条件下的时效固化等过程。韩国HankukCarbon、Dongsung Finetec、Kangrim Insulation以及英国Cannon Viking等公司在制造NO.96L03+系列的增强型聚氨酯标准绝缘箱时,制造方法为:胶合板或聚氨酯泡沫板经自动涂胶后,人工或半自动吊具逐层叠加码放到相应的装配台上进行装配,特别是在装配后对箱体外形尺寸的控制上,大多都是采用手工校正的方式。
这种NO.96L03+系列的增强型聚氨酯标准绝缘箱的制造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装配制造精度难以有效控制,例如:采用人工或半自动吊具逐层叠加码放涂胶后的胶合板或聚氨酯泡沫板,难免出现各层之间的错边等现象,一旦出现错边现象,大多靠手工或借助简单模具进行修正,生产效率较低。
(2)手工装配木质夹板,质量稳定性较差。对于NO.96L03/L03+系列绝缘箱特有的木质夹板(Cleat)的四个面均需通过胶合与聚氨酯和胶合板连接,其装配均为手工操作,且涂胶后的固定也大多采用橡胶带人工紧固的方法,以手工锤击木质夹板后再进行后续的时效固化,造成夹板受力不均匀,连接强度和装配精度不达标。
(3)工艺过程缺乏灵活性。由于木质夹板的装配和紧固均在装配工位由人工操作完成,该方法除质量稳定性差外,还会由于人工操作的偶发因素扰乱整个生产系统的整体节拍,造成待装配的部件在流水线上的积压,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一种满足聚氨酯绝缘箱技术特点和技术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制造精度的专用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LNG船用聚氨酯绝缘箱的箱体装配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LNG船用聚氨酯绝缘箱的箱体装配系统,该系统包括底座以及分别设置在底座上的X向定位校正机构、Y向定位校正机构、木质夹板校正机构。沿聚氨酯绝缘箱的移动方向共设有一对X向定位校正机构,X向定位校正机构为升降式X向定位校正机构。木质夹板校正机构为翻转式木质夹板校正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宝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宝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01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