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在线数据分析的人身安全伺服方法和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48065.8 申请日: 2019-04-28
公开(公告)号: CN110086936A 公开(公告)日: 2019-08-02
发明(设计)人: 陈超;陈熹妍;刘锡久;涂赟;何讯;陈兴隆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主分类号: H04M1/725 分类号: H04M1/725;H04W4/029;G06Q50/00
代理公司: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钱成岑
地址: 6430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移动终端 人身安全 运动轨迹 移动终端检测 在线数据分析 伺服 求救信息 云端 人身安全防护 发送 实时发送 实时路况 求救 判定 互联网 检测 外出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线数据分析的人身安全伺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移动终端检测是否收到护送请求,若是,则将位置信息和运动轨迹通过云端实时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以此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紧急联系关系;在建立紧急联系关系后,第一移动终端检测是否收到SOS求救请求,若是,则将SOS求救信息通过云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在收到SOS求救信息后检测是否继续收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运动轨迹,若否,则判定第一移动终端失踪,并根据失踪时间和实时路况,以及第一移动终端已发送的位置信息和运动轨迹,获取得到第一移动终端可能的所在地。本发明围绕“互联网+人身安全”保障了外出的人身安全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在线数据分析的人身安全伺服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内容日益丰富,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危险,如女大学生失踪,网约车乘客失联,夜跑者遇害等事件频发,这对于生理上处于弱势的人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处于被动地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手机APP进行自我保护,此关乎市民人身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国外的相关行业聚集在传统的保安公司和一些小众APP;国外的保安公司的诞生大多是因为本世纪初,美军缩减编制,在保留核心战斗力的同时,把大量工作丢给了民营企业。而国外的相关保护人身安全的APP,例如SpotCrime,RedZone这一类APP可以显示危险区域,显示该地域的治安情况,尽管能做到提前预防,但这种预防并不有效,而且当危险来临提供不了任何帮助;bSafe这类软件仅仅能够做到个人位置的分享,并发出警报,吸引其他人的注意;WatchMe 911也只能做到一键呼叫警察,尽管有其他功能,但并不免费。由此,国外的现状并不乐观,发展停滞,保安公司不能保护普通民众,相关的小众APP功能单一并不能有效的保护个人安全。

国内的人身安全APP则更加稀缺,仅仅有几家企业做人身安全的保护。比如国内首家个人安全平台“大保镖APP”,这个APP是专注于出国在外的人,而且最后一次更新在2016年,而后杳无音讯,生死未卜;至于保安帮和十三太保一类的软件则是一键雇佣私人保镖,不仅不免费,而且依赖当地是否有保安公司,局限性较大;而大卫兵和怕怕一类的软件则是目前国内较好的保护个人人身安全的APP,可以一键呼救,分享个人位置,但仍有缺陷,以怕怕为例,据用户反馈,怕怕APP并不稳定,定位也并不准确,更依赖于怕怕自己的硬件设备。在滴滴打车出现过一系列安全事件后,出台了整改政策,其中关于打车平台的位置分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此,国内相关APP的功能相较于国外完善一些,但软件并不稳定,定位不准确,局限性较大。仅仅能做到事发时的应急处理,而对于事前的防护和事后的线索提供等并没有相应的功能,国内的发展道路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在线数据分析的人身安全伺服方法和系统,为外出的人提供人身安全防护。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在线数据分析的人身安全伺服方法,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检测是否收到护送请求,若是,则将位置信息和运动轨迹通过云端实时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以此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紧急联系关系;在建立紧急联系关系后,第一移动终端检测是否收到SOS求救请求,若是,则将SOS求救信息通过云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第二移动终端在收到SOS求救信息后检测是否继续收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运动轨迹,若否,则判定第一移动终端失踪,并根据失踪时间和实时路况,以及第一移动终端已发送的位置信息和运动轨迹,获取得到第一移动终端可能的所在地。

进一步地,在建立紧急联系关系后,第一移动终端检测是否收到伪装来电请求,若是,则伪装来电,进行虚拟对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8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