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型母线槽配套接插箱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7825.3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唐嘉临;马骏;房乐;张兴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恒嘉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8 | 分类号: | H02G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张超艳;张宁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母线槽 配套 接插箱 | ||
本发明属于电力传输与配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气型母线槽配套接插箱,包括箱体和隔离开关,所述隔离开关包括把手、转动轴、绝缘壳和接头端子;所述转动轴安装在箱体内部,所述绝缘壳包裹接头端子的一端并安装在转动轴上,把手在箱体外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转动把手带动转动轴旋转,能够把接头端子未被包裹的另一端收入或者旋出箱体。本发明不需要在空气型母线槽配套接插箱上特别设置电路开关,节省了成本,减少了的故障风险点,节省了维护时间,在不影响其他分路供电的基础上加快了故障分路的维修恢复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传输与配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型母线槽配套接插箱。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工厂等的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相应的输配电系统,传统的输配电系统采用电线电缆配线方式。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数据中心库的出现,作为输配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
插接式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由于技术与工艺的更新,大大降低的母线槽两端部连接处及分路口插接处的接触电阻和温升,减少输配电系统的线路损耗;母线槽中使用高质量的绝缘材料,外壳可采用金属材料提高防火性能,母线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其整个输配电系统的优点更加突出,在母线槽输配电系统配套中,分路支流体系一般采用接插箱,独立模块化的接插箱也逐渐形成一种趋势。
在数据中心建设领域,模块化快速建设方式越来越受青睐,模块化数据中心要求其各部子系统也能够相应地采用模块化,输配电则是数据中心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对于数据中心中输配电子系统的模块化,母线槽输配电系统是其中一种非常实用可行的方案。
在母线槽输配电系统,空气型母线槽配套接插箱为其中的重要部分,现有的空气型母线槽配套接插箱都是在安装时触点就与母线槽内导体接触,接插箱分路的通断电控制需要在接插箱上特别设置电路开关,增加了接插箱的成本,且作为电器元件都存在故障几率,增加了电路故障风险。另外若电路开关发生故障,要对其进行拆换维修时需要切断电源,那么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从母线槽的电源引入源头断电,这会使得整条母线槽所连接的用电设备都必须停止运行使用,在如数据中心这样的场景是不被允许的;二是把需要维修的接插箱从母线槽上分拆下来,维修完成后再安装恢复,增加了维修工作时和所需要时间,无法快速恢复该接插箱分路供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与故障风险较低且可较快实现故障恢复的空气型母线槽配套接插箱,包括箱体和隔离开关,所述隔离开关包括把手、转动轴、绝缘壳和接头端子;所述转动轴安装在箱体内部,所述绝缘壳包裹接头端子的一端并安装在转动轴上,把手在箱体外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转动把手带动转动轴旋转,能够把接头端子未被包裹的另一端收入或者旋出箱体。
优选地,所述绝缘壳和接头端子都有多个,每个绝缘壳包裹一个接头端子的一端采用卡扣插接形式安装在转动轴上,多个绝缘壳和接头端子形成联排结构。
优选地,所述把手采用模具一体成型工艺制作。
优选地,所述绝缘壳采用注塑成型方式制作。
优选地,所述接头端子为表面镀锡的铜质端子。
优选地,所述箱体外把手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能够限定把手转动的角度,当把手转动到该限位板处时,接头端子旋出箱体,并正好能够与母线槽内部的导体接触取电。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外壳设置卡槽,卡槽能够与母线槽配合卡紧固定,使得空气型母线槽配套接插箱能够安装在母线槽上。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包括固定扣和活动扣,所述固定扣是截面为钩形的铝合金条板,所述活动扣为可旋转的挂钩;所述固定扣和活动扣位于接头端子旋出箱体后的箱体同一侧面,且固定扣和活动扣分别在接头端子安装的转动轴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恒嘉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恒嘉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78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下控制臂的成型工艺
- 下一篇:支撑架及其承载件和支撑架的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