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排烟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6812.4 | 申请日: | 201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4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4 | 分类号: | F24F11/34;F24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4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系统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排烟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消防排烟系统,屋体的内顶部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一排烟孔和第二排烟孔,屋体高于隔板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排烟孔连通的第二排烟口,第二排烟孔位置处设置有开闭组件,开闭组件包括支架、轨道、开闭气缸、连接架、活动架以及挡板,支架和轨道位于第二排烟孔的两侧且与第二排烟孔相对的侧壁平行,轨道与支架固定,开闭气缸的活塞杆与轨道平行且与连接架固定,连接架相对轨道滑动,挡板的四角位置处各有一个活动架,且活动架与挡板和连接架均铰接相连,支架靠近第二排烟孔的孔口边缘位置处开设有竖直的导槽,达到提高排烟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排烟系统。
背景技术
据火灾统计资料表明,烟尘是建筑火灾中致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人员死于烟熏的比例较大,最高达80%,在被火烧死的人数中,多数也是先因吸入烟尘中毒晕倒后被火烧死的。在火灾上升的人数中,大多数是浓烟熏呛产生窒息反应而导致死亡的,按消防规定,地铁、机场、火车站等公共交通的候乘区域和大型商场、影院及室内娱乐场所都应当设有火灾排烟装置。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3758298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屋顶隔热及消防排烟系统,包括屋面及钢架结构,还包括覆盖于整个屋面下的隔热排烟风管及连通隔热排烟风管与室外的双速电机,隔热排烟风管包括多条并排的屋顶风管及与多条屋顶风管一端相连通的集中风管;屋顶风管的另一端设有常开电动防火阀与室外连通,屋顶风管地下设有多个开口,开口处设置常闭板式排烟口,所述集中风管包括与屋顶风管连通的集风管和玉风机连通的出风管。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消防排烟系统在使用时,排烟能力是一定的,当烟尘较大时,排烟能力无法做适应性的增大,导致排烟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排烟效果的消防排烟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消防排烟系统,包括屋体,屋体的内顶部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一排烟孔和第二排烟孔,屋体高于隔板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排烟孔连通的第一排烟口以及与第二排烟孔连通的第二排烟口,第二排烟孔位置处设置有开闭组件,开闭组件包括支架、轨道、开闭气缸、连接架、活动架以及挡板,支架和轨道位于第二排烟孔的两侧且与第二排烟孔相对的侧壁平行,轨道与支架固定,轨道的两端均超过第二排烟孔的边缘,开闭气缸与轨道固定,开闭气缸的活塞杆与轨道平行且与连接架固定,连接架相对轨道滑动,挡板的四角位置处各有一个活动架,且活动架与挡板和连接架均铰接相连,支架靠近第二排烟孔的孔口边缘位置处开设有竖直的导槽,当开闭气缸推动连接架时,连接架可相对轨道滑动,活动架远离连接架的一端滑动至导槽内时,挡板完全遮住第二排烟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火灾时,若火灾较小,产生的烟尘不多时,此时挡板完全遮住第二排烟孔,烟尘能够通过第一排烟孔进入,然后从第一排烟口排出室外,从而使得室内保持较低浓度的烟尘含量;当火灾情况较为严重,产生的烟尘较多时,开闭气缸带动活塞杆缩回,活塞杆带动连接架沿着轨道滑动,连接架带动活动架,使得活动架绕着铰接点转动,活动架与支架接触的一端从导槽内离开,从而带动挡板整体上升,当挡板上升至与支架的上表面抵接接触时,开闭气缸的活塞杆继续缩回,从而带动挡板水平移动至离开第二排烟口,此时第二排烟口可以参与排烟作业,使得排烟能力更佳,大大提高了排烟效果。不需要排烟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得挡板完全遮住第二排烟口,一方面使得隔板上不至于留一个孔洞,提高美观度,另一方面将第二排烟孔封闭也能够提高隔热保温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靠近气缸一侧的两个所述活动架底部位置处转动设置有活动滚轮,活动滚轮与支架的顶端以及导槽滚动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滚轮的设置使得活动架相对支架顶部的接触摩擦力从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进一步减小了活动架受到的摩擦阻力,使得挡板的开闭过程更加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6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工艺热排风的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调器售后维修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