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坡道电梯用传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6066.9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7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于蓉;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B21/02 | 分类号: | B66B21/02;B66B23/02;B66B23/12;B66B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熊军 |
地址: | 266229 山东省青岛市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坡道 电梯 传送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坡道电梯用传送系统,本发明通过对支撑组件的传送机制进行设置,可以保证按序利用支撑组件,本发明通过将用于放置脚掌的支撑组件、第一传送轨道和第二传送轨道分开设置,乘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传送轨道上的各个支撑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避免前后两乘客靠得太近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本发明每趟可以由多人搭乘,效率较高,本发明可以方便乘客骑自行车上坡,从而便于自行车在山岭地区的推广,实现环保出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山岭地区基础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坡道电梯用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形势的日益加剧,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然而,在山岭地区,如果在进行基础建设时,将所有地面都推平,那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在山岭地区地势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出上下坡道。推着自行车在坡度较大的上下坡道上前行,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出行困扰,因此在山岭地区(例如山城重庆)自行车无法得到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坡道电梯用传送系统,以解决目前在山岭地区自行车上下坡道困难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坡道电梯用传送系统,包括多个用于放置脚掌的支撑组件、沿坡道铺设的第一传送轨道以及同样沿坡道铺设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轨道两侧的第二传送轨道,所述第一传送轨道上沿坡道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传送轨道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二传送轨道上沿坡道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传送轨道的第二连接组件;
每个第一连接组件朝向坡道下端的一端都设置有第一红外距离传感器,每个支撑组件上都设置有第二红外距离传感器,每个第二红外距离传感器的标识信息都与唯一的一个支撑组件对应,按照支撑组件的初始放置顺序,将各个支撑组件对应的第二红外距离传感器的标识信息依次从队尾插入控制器本地的队列中,控制器在每次接收到搭乘按钮按下信号后,都对队列中队首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距离信息进行判断,当所述第二距离信息显示有第二连接组件随所述第二传送轨道传送至所述队首标识信息对应的支撑组件处时,将队首标识信息从所述队列中删除;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设置有影响第二距离信息检测大小的部件,且每个第二连接组件上该部件对第二距离信息检测大小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控制器在将队首标识信息从所述队列中删除之前,根据队首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距离大小,确定传送至所述队首标识信息对应的支撑组件处的是哪个第二连接组件,在确定具体的第二连接组件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动作,将所述队首标识信息对应的支撑组件与第二传送轨道相连,此后所述第二传送轨道带动所述队首标识信息对应的支撑组件朝上坡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有支撑组件移动至对应第一连接组件的后方时,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轨道传送对应预设距离,然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动作,以将对应支撑组件与第一传送轨道相连,此后第一传送轨道带动对应支撑组件朝上坡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Π型外壳以及对应与所述Π型外壳两侧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Π型外壳的两侧板之间设置有与坡道平行的挡板,所述挡板朝向上坡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凹槽,朝向下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圆孔,针对每个支撑板,其下方设置有沿坡道设置的第二传送轨道,各个支撑组件的左侧支撑板下侧都设置有第二红外距离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技师学院,未经青岛市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60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