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增粘水包水聚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5701.1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冯玉军;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C08F2/38;C09K8/588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夏柯双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增粘水包水 聚合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增粘水包水聚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单体、不变型盐类分散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去离子水溶解并高速搅拌;(2)将反应液升温至28~32℃,向反应器中加入小分子胺并通入二氧化碳使溶液至饱和状态,再加入引发剂;(3)当乳液体系的粘度为10~700 mPa•s时,加入质量含量为分散剂30~100wt%的可变型盐类分散剂,所述可变型盐类分散剂为:阴离子是碳酸氢根,阳离子是铵类、胺类或氨类的可溶性盐类;(4)在30~70℃的二氧化碳气氛中持续保温11~13h,即可得到对应粘度的热增粘水包水聚合乳液。本发明的产物室温时黏度低,便于运输,后续温度升高时,无论有无二氧化碳氛围,粘度均会增加,便于后期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水溶性高分子领域及油气开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增粘水包水聚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逐渐增大。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是一种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手段,其中用量最大的就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干粉形态的HPAM具有便于运输的优点,但在生产过程环节包括干燥、粉碎、造粒等步骤,所以能耗高,在现场应用时需要较大的溶解装置,并且溶解时间较长,这都制约了干粉形态产品的应用,尤其是某些生产作业空间狭小的特定领域的应用,比如海上油田的堵水调剖,采油平台较小的面积容纳不下较大的溶解装置。
上述问题呼吁溶解时间短、使用方便的新产品形态的出现,水包水聚合乳液则满足这些要求。水包水聚合乳液是通过水介质分散聚合得到的一种分散体系,单体在聚合物的不良溶剂中发生聚合,到达一定链长(临界链长)后聚合物从溶液中析出,然后在水溶性高分子稳定剂的包裹下分散于体系中。
水包水聚合乳液的原理为:在纯水中加入大量的盐之后,水的极性大幅度增加,水溶性单体和水溶性聚合物的溶解性都会降低,但水溶性聚合物的溶解性会降低的更多,导致其与盐水分相,在有高速搅拌和稳定剂的帮助下,水溶性聚合物会形成分散相,形成乳液,只要水的极性降低之后,分散相中的聚合物又可以重新溶解于水中,宏观现象是水溶液粘度升高。
相比较传统形态的HPAM,水包水聚合乳液有以下优点:速溶,使用方便;环境友好,成本低廉;较高的聚合物含量;生产过程耗能低,清洁,安全。
随着油田开采难点越来越大,一类特殊的具有温度响应性的聚合物,即热增黏聚合物日益得到广泛关注,其溶液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提升,与常规的聚合物所具有的“热变稀”性能正好相反。这一特征使热增黏聚合物在三次采油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常规方法制备出的热增黏聚合物具有以下劣势:(1)所制备的聚合物溶于水的时间一般高于2h,这对于热增黏聚合物的工业化应用极为不利;(2)聚合后的体系黏度高,不利于后处理和运输。
如果水包水聚合物乳液本身就具有热增粘的特性,那么它将满足油田三次开采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增粘水包水聚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可节约现有技术所制备的热增黏聚合物溶于水的时间,聚合后的体系室温时黏度低,便于运输,后续温度升高(30~70℃)时,无论有无二氧化碳氛围,粘度均会增加,便于后期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热增粘水包水聚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体、不变型盐类分散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去离子水溶解并在190~210rad/min转速下搅拌,其中,所述单体包括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用于制备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共聚物,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去离子水100~108.8份、丙烯酰胺15~40份、丙烯酸0~6份、不变型盐类分散剂7~19份;
所述步骤(1)中的不变型盐类分散剂包括7~9重量份的无水硫酸钠,0~10重量份的硫酸铵,用于升高水溶液的极性,降低聚合物的水溶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5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