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4304.2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0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向嵘;杨小兵;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衡鼎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 再生混凝土 改性 制备 混凝土技术领域 矿物掺合料 力学性能 减水剂 细骨料 重量份 建筑材料 水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混凝土技术领域,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400~420份的水泥、55~75份的矿物掺合料、700~730份的细骨料、1040~1100份的改性再生粗骨料、8~11份的减水剂和140~170份的水。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对再生粗骨料改性成本低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现代工程结构中最大宗的建筑材料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对混凝土的消耗量也急剧增加。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和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每年通过混凝土消耗的天然骨料超过20亿吨,对骨料资源的大量开采易引起耕地破坏、山林遭毁和资源匮乏等问题。目前,为了减少开采天然砂石料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开采耗能,对废弃混凝土等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利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既能减少处理废弃混凝土的费用,又能节约有限的矿产资源。
对于废弃混凝土等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主要是将建筑固体废弃物分离后进行除杂和破碎加工,根据破碎后的材料粒径不同,将加工后的材料筛分为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在破碎加工和筛分过程中,利用吸尘设备等收集的粒径小于0.16mm的再生微粉。但再生骨料的棱角较多,孔隙率大,骨料的再生处理过程会在其内部产生大量微细裂缝,导致其吸水率高,影响再生混凝土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0855832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渗再生混凝土,由50-70份的水泥、30-45份的天然细骨料、70-80份的改性再生粗骨料、5-10份的粉煤灰、0.5-2份的减水剂、8-12份的添加剂、5-6份的脲酶和25-30份的水组成,通过对再生粗骨料进行改性,在废弃混凝土内部填充正硅酸乙酯和尿素,促使再生粗骨料中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对内部孔隙进行填充,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致密度和抗压、抗渗性。但再生粗骨料是再生混凝土中的主要组成成分,该方案中采用氢氟酸、尿素、凝胶、戊二醛、正硅酸乙酯和表面活性剂等多种试剂对废弃混凝土进行改性,改性过程中还要采用旋蒸浓缩、球磨、冷冻等工艺方法,对设备的要求很高、改性成本极大,这样会导致再生混凝土的造价成本增大,不利于再生混凝土的应用推广和普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的再生混凝土,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对再生粗骨料改性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和操作,制得的再生混凝土强度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的再生混凝土,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400~420份的水泥、55~75份的矿物掺合料、700~730份的细骨料、1040~1100份的改性再生粗骨料、8~11份的减水剂和140~170份的水。
所述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高炉矿渣和硅灰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改性再生粗骨料由再生粗骨料经改性浆液改性得到,所述改性浆液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剂的混合浆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水泥为胶凝材料,以矿物掺合料为辅助胶凝材料,将废弃混凝土制成的再生粗骨料用改性浆液改性后作为粗骨料,与细骨料、减水剂和水共同制成再生混凝土。改性浆液是由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剂与水混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混合浆液,用改性浆液对再生粗骨料进行改性处理,使浆液对再生骨料上的孔隙、裂纹进行填充或粘合,改善再生骨料的孔隙结构,有利于提高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强度。这样可实现对废弃混凝土的充分利用,同时维持再生混凝的力学性能,有利于扩大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的再生骨料的应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0.6~1.2份的聚丙烯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衡鼎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衡鼎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4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