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高隔热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3757.3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明;徐达;钱强;曹彪;吴雯扬;潘越;储佳平;朱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亿洲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5 | 分类号: | C04B35/105;C04B35/622;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材料 高隔热 分散剂 制备 纯铝酸钙水泥 活性物质组成 气化炉反应器 三氧化二铬粉 氧化铝空心球 隔热材料 隔热性能 氧化铝粉 质量分数 需水量 永久层 荷重 流变 内衬 组份 软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高隔热耐火材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份,0.2~5mm的氧化铝空心球60~68%,0~0.044mm的氧化铝粉20~30%,0~0.074mm的纯铝酸钙水泥6~10%,0~0.044mm三氧化二铬粉3%,分散剂0.1~0.3%。本发明高强高隔热耐火材料,用于气化炉反应器等部位,具有荷重软化温度高、强度大,隔热性能好,使用温度最高可达1500℃,是高温特种内衬永久层的理想隔热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高隔热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的分散剂由多元活性物质组成,使得耐火材料需水量极低,在广泛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提供优良的流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高隔热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热工窑炉内衬都需要耐火及隔热材料,包括各种定型耐火制品和不定形耐火材料。热工窑炉不仅要求耐高温高强度,而且也要求隔热节能,因此现阶段在结构处理上有多层、双层和单层之分。多层和单层结构的优点是多种材料分别承担耐火耐磨及隔热功能,但需两层或多层施工比较繁琐。
研究单层高强高隔热耐火材料其目的在于用一种材料、一次施工达到多种功能的要求。高强高隔热耐火材料的开发利用,使材料能够单层使用,达到多层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高隔热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本发明中的材料即有高强的耐火作用,又有高隔热作用。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高强高隔热耐火材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份,0.2~5mm的氧化铝空心球60~68%,0~0.044mm的氧化铝粉20~30%,0~0.074mm的纯铝酸钙水泥6~10%,0~0.044mm三氧化二铬粉3%,分散剂0.1~0.3%。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由质量分数为17~28%的木质素磺酸钠、25~30%的六偏磷酸钠,45~53%的聚丙烯酸铵混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铝粉的体积密度≥ 3.50g/cm3,氧化铝粉中Al2O3 的质量分数≥ 99.5%。
进一步地,所述纯铝酸钙水泥的松散密度为1.04g/cm3,比重为3.0g/cm3,耐火度为1600℃,纯铝酸钙水泥中Al2O3 的质量分数≥ 68.5%。
一种高强高隔热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配方取料,取料后将分散剂和氧化铝粉在振动磨中共磨30min,制得均化粉,再将均化粉和其他组份混合得到混合料;
在混合料中加入混合料质量分数6%的水,混练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高强高隔热耐火材料,用于气化炉反应器等部位,具有荷重软化温度高、强度大,隔热性能好,使用温度最高可达1500℃,是高温特种内衬永久层的理想隔热材料。其中氧化铝空心球是一种新型的高温隔热材料,它是用工业氧化铝在电炉中熔炼吹制而成的,晶型为a- Al2O3微晶体。以氧化铝空心球为主体,可制成各种形状制品,最高使用温度1800℃,制品机械强度高,为一般轻质制品的数倍,而体积密度仅为刚玉制品的二分之一,在各种气氛下使用都非常稳定。在石化工业气化炉、炭黑工业反应炉、冶金工业感应电炉等高温窑炉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十分满意的节能效果。
2、本发明中的分散剂由多元活性物质组成,使得耐火材料需水量极低,在广泛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提供优良的流变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亿洲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亿洲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