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创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2465.8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1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崔岩;徐世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德(珠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五邑大学;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高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9 | 代理人: | 杨瑞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电子地图 云存储空间 建筑物 建模 云计算资源 数据创建 场景 电子地图数据生成 测量建筑物 路径选择 模型生成 三维建模 客户端 用户端 有效地 云计算 分配 调用 匹配 漫游 响应 配置 创建 劳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创建方法,基于云计算的所述创建方法把三维电子地图场景所需模型存放入云存储空间;响应用户端的请求匹配场景规模,分配云计算资源及所述云存储空间,配置用户端;进而依据客户端进行漫游时的路径选择,通过分配的所述云计算资源从所述云存储空间调用模型生成三维电子地图场景;电子地图数据生成系统,不用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就可以进行三维建模,因此能够以较少的劳动、高精度地进行建筑物的建模;对单一建筑物的建模,是在一张照片中摄有多个建筑物时,可以对这些建筑物同时进行建模,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三维电子地图数据的生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维电子地图数据领域,具体涉及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创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硬件性能的快速提升,特别是计算机图形学、三维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理论与软件工程理论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这些进步使得人机交互的实时性与显示效果的真实性同时获得成为可能。在一些应用场合,如虚拟城市、虚拟楼盘展示、虚拟景点、视频监控等系统中,传统的二维电子地图系统暴露出人机交互感差,信息传达方式呆板等缺点,为使人与电子地图能更直观、逼真地进行交互,三维电子地图开始流行起来,最近已经将以计算机可处理形式(以下称为“电子地图数据”)转换的地图数据的使用扩展到各种领域。电子地图数据用于显示个人计算机上的地图,安装在车辆上的导航系统,通过因特网显示地图,以及生成用于打印的地图的机械。导航系统采用三维显示,帮助驾驶员直观了解驾驶路线。建筑结构的三维显示有利地帮助用户容易地指定当前位置和驾驶路线。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为了获得缺乏三维数据的建筑结构的三维建模,传统方法假设固定高度而不管建筑结构的实际高度,或者估计建筑物结构的高度,然而这些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实际状态,只能给出伪三维建模,传统的三维建模方法需要测量每个建筑结构以实现充分反映实际状态的建模,需要对大量建筑结构进行三维建模以生成实际的三维电子地图数,因此上述提出的技术不能充分地重新使用劳动力,但仍需要极大量的劳动力来生成三维电子地图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创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为了获得缺乏三维数据的建筑结构的三维建模,传统方法假设固定高度而不管建筑结构的实际高度,或者估计建筑物结构的高度,然而这些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实际状态,只能给出伪三维建模,传统的三维建模方法需要测量每个建筑结构以实现充分反映实际状态的建模,需要对大量建筑结构进行三维建模以生成实际的三维电子地图数,因此上述提出的技术不能充分地重新使用劳动力,但仍需要极大量的劳动力来生成三维电子地图数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0:基于云计算的所述创建方法把三维电子地图场景所需模型存放入云存储空间;
S120:响应用户端的请求匹配场景规模,分配云计算资源及所述云存储空间,配置用户端;
S130:进而依据客户端进行漫游时的路径选择,通过分配的所述云计算资源从所述云存储空间调用模型生成三维电子地图场景;
S140:输入由所述三维电子地图场景表示的建筑结构的照片和平面形状,分析所述照片以指定所述建筑结构的边缘;
S150:输入照片的拍摄位置和建筑物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将照片拟合到从拍摄位置观看建筑物结构的实际场景所需的拍摄参数,其指定照相机的方向和拍摄时的视角;
S160:基于输入的位置关系,在用于生成三维电子数据的虚拟空间中定义建筑结构的平面形状和拍摄位置,并且将照片布置在由输入拍摄参数指定的位置处;
S170:将所述平面形状向高度方向映射直至和连接所述摄影位置与被拍进照片中的建筑物的顶部的延长线一致,从而确定该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德(珠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五邑大学;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德(珠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五邑大学;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24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