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1459.0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6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亮;邢建春;赵硕;谢立强;王世强;王荣浩;孙晓波;陈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模型 智能建筑 仿真运行 规律执行 模型数学 初始化 运算 种群 仿真模型参数 智能建筑模型 参数数据 动态管理 读写指令 回调接口 模型参数 模型仿真 模型数据 数据交换 数学规律 线程运行 运算执行 线程池 读写 回调 线程 | ||
1.一种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模型仿真线程运行:启动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运用线程池动态管理技术,使每一个仿真模型独立地运行在一个线程中;
(20)初始化:对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参数、状态进行初始化;
(30)模型数学规律执行:执行运算各模型内部的数学规律公式;
(40)参数回调:当模型需要其他模型参数参与运算时,通过回调接口获得参数数据;
(50)参数读写:判断是否有对模型数据的读写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而后转至转至(30)模型数学规律执行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0)参数回调步骤包括:
(41)回调判断:当模型数学规律公式执行需要其他仿真模型提供参数时,参与运算时,继续步骤(42)读取回调接口;无需要则转至步骤(44);
(42)读取回调接口;从仿真模型的回调接口接收所需参数数据;
(43)读取成功判断:判断是否从回调接口接收数据成功,若接收成功,若接收失败,则转至步骤(42)再次读取回调接口参数数据;
(44)继续执行:继续执行数学规律公式至一次运算完成;
(45)更新参数内存数据:将运算完成的参数数据放入内存,动态管理维护各个参数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0)参数读写步骤包括:
(51)读参数判断:判断是否存在对模型的读参数指令,当不存在读参数指令时,转至步骤(53);
(52)传递参数至读接口:将相应参数数据传递至仿真模型读接口,供模型外部读取;
(53)写参数判断:判断是否存在对模型的写参数指令,当不存在写参数指令时,转至步骤(55);
(54)接收写接口参数:从仿真模型写接口接收写入的参数数据;
(55)更新参数内存数据:维护参数读写后的参数数据,更新参数内存,保持动参数态管理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14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