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雷达天线反射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4927.1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1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汪明刚;赵承三;陈建平;孙艳龙;许金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开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5/14 | 分类号: | H01Q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雷达 天线 反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面雷达天线反射板,包括反射板主体,所述反射板主体由左边块与右边块组成,所述左边块上端右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左铰链板,所述右边块上端左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右铰链板,所述左铰链板与右铰链板上端设置有限位板;本发明中反射板采用自动折叠技术,满足了雷达整车机动性能指标的要求,展开和拆收速度快,操作便捷,且拆收后体积紧凑,便于运输,能够提高了运输状态下反射板的稳定性,同时防止反射板展开与收拢过程中辐射棒与其它结构件产生干涉,从而影响其使用,反射板上左边块与右边块之间的展开与收拢采用自由度的运动方式,能够克服重力及外在风荷载的影响,随左边连杆与右边连杆同步展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地面雷达天线反射板。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具有高机动能力、适用于野战环境的车载雷达成为地面雷达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地面雷达的日益发展,要求其天线具有阵面口径大、设备量大及载荷重等特点。实际中,对于大口径的地面雷达其天线阵面结构尺寸大,运输单元多,拆收工作往往需要十几个人数小时才能完成,转场和再架设都很困难,机动性差。
目前的地面雷达天线若采用强度高的钢材作为平面阵雷达天线的桁架材料,虽有效提高阵面的刚强度,同时也增加了天线的重量,降低了拆收及架设效率,对整机的机动性影响很大。另外,由于阵面口径大,天线运输需进行分块组装拼接及运输,人工拆装过程费时费力。为此,研究一款具有口径大、高机动性能的地面雷达天线势在必行,采用全自动阵面架拆技术进行折叠及运输,很好的解决地面雷达的机动性指标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雷达天线反射板,反射板采用自动折叠技术,满足了雷达整车机动性能指标的要求,且地面雷达天线反射板展开和拆收速度快,操作便捷,且拆收后体积紧凑,便于运输;可有效减少运输过程中反射板左右摆动,提高了运输状态下反射板的稳定性,能够确保反射板展开与收拢过程中辐射棒不会产生左右摆动,防止运动中辐射棒与其它结构件产生干涉,从而影响其使用;反射板上左边块与右边块之间的展开与收拢采用自由度的运动方式,能够很好的克服重力及外在风荷载的影响,让其能自如的随左边连杆与右边连杆同步展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面雷达天线反射板,包括反射板主体,所述反射板主体由左边块与右边块组成,所述左边块上端右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左铰链板,所述右边块上端左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右铰链板,所述左铰链板与右铰链板上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端中间位置安装有辐射棒,所述左铰链板与右铰链板相对端部均设置有转动铰链,所述转动铰链中心位置设置转动铰链链轴,所述限位板底端并列设置有左齿轮与右齿轮,且左齿轮与右齿轮相齿合,所述左边块远离左铰链板一侧设置有左边块铰链,所述右边块远离右铰链板一侧设置有右边块铰链,所述左边块上端左侧与右边块上端右侧均设置有L型挡板,两组L型挡板上均设置有限位螺钉,所述左边块通过左边块铰链连接有左边连杆,所述右边块通过右边块铰链连接有右边连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射板主体通过左边块铰链与右边块铰链固定于左边连杆与右边连杆之间;
其中,所述左边块通过左边块铰链固定于左边连杆上,所述右边块通过右边块铰链固定于右边连杆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边块通过左铰链板配合右铰链板与右边块之间呈活动连接,所述左铰链板通过转动铰链链轴配合转动铰链与右铰链板之间呈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边连杆与右边连杆上均设置有限位块,两组限位块均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螺钉与限位通孔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边块铰链与右边块铰链旋转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其旋转中心位置与转动铰链旋转中心位置设置有偏移量H,用以确保反射板主体运动中的唯一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与辐射棒垂直设置,若干组所述限位板呈一字型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开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合肥开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4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