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溢料块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1607.0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1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洲;高健;张金泉;蒋李杏;陈华;关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溢料块 注塑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溢料块的注塑模具,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形成用于容纳玻璃的模具腔体,模具腔体包括围绕玻璃的周边设置的注塑型腔,使得注塑料流沿着注塑型腔流动并在玻璃的周边注塑成型出包边条,其特征在于:包边条的上表面设有凸台,凸台沿着玻璃的周向分布,最靠近注塑型腔的料流末端的凸台上包覆有溢料块,溢料块可拆卸地安装在上模的下方,溢料块内设有储胶槽、连通储胶槽与包覆在溢料块内的凸台的上表面的第一连通孔、连通储胶槽与包边条的内侧面的第二连通孔和连通储胶槽与包边条的外侧面的第三连通孔。优点在于:注塑成型的复杂包边产品的外观更完整和美观,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溢料块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车窗玻璃包边总成的装车定位,主要靠车窗玻璃产品背后的钉柱精确地定位到车身相应连接处并保持持久的可靠性。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嵌件注塑方式将钉柱固定到车窗玻璃上,即在注塑玻璃包边条时,将钉柱以嵌件形式包覆在车窗玻璃的包边条内。该方式的粘结强度高,生产快速,为常用的钉柱固定方式。
在现有的玻璃与钉柱的一体注塑过程中,通常是将玻璃和钉柱分别固定在模具中,然后在玻璃和钉柱之间注塑包边材料成型在一起。其中,所述模具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形成用于容纳玻璃和附件的模具腔体,以及供PU成型材料成型出包边条的注塑型腔。在PU注塑成型前,先将玻璃放入下模,玻璃外轮廓大致与下模外模框对齐,定位块伸出用于校准玻璃的最终位置,吸盘定位机构吸住玻璃,防止注塑成型过程中玻璃移位;然后将上模和下模合模,上下模的外模框压紧玻璃,以防玻璃移位,如有设计滑块,合模时上顶杆穿过滑块的孔洞,由于上顶杆具有倾斜角度,因此随着上下模间距离越来越近,滑块在上顶杆的牵引下逐渐向模框靠拢,最终合模后拼接于模框内组成模具型腔的一部分。
上述大型PU注塑模具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因模具型腔中的料流流程过长,在料流的末端由于PU双组份的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已经发生化学反应而固化,后续料流无法继续沿料流方向向前走,导致注塑出来的包边产品在料流末端产生包边缺料、注不满的缺陷,造成废品,影响产品成品率。如果增大PU注射量,对于料流末端存在钉柱凸台等复杂型面结构的包边产品,也无法解决彻底包边缺料问题,反倒增大了包边产品周圈的飞边量,增大了后道工序的修边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注塑模具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注塑成品性能稳定、外形美观的带有溢料块的注塑模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溢料块的注塑模具,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形成用于容纳玻璃的模具腔体,所述模具腔体包括围绕所述玻璃的周边设置的注塑型腔,使得注塑料流沿着所述注塑型腔流动并在所述玻璃的周边注塑成型出包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条的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沿着所述玻璃的周向分布,最靠近所述注塑型腔的料流末端的凸台上包覆有溢料块,所述溢料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上模的下方,所述溢料块内设有储胶槽、连通所述储胶槽与包覆在所述溢料块内的凸台的上表面的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储胶槽与所述包边条的内侧面的第二连通孔和连通所述储胶槽与所述包边条的外侧面的第三连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孔位于所述溢料块的内部,所述第二连通孔位于所述溢料块的内侧壁,所述第三连通孔位于所述溢料块的外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溢料块的内侧壁与所述包边条的内侧面平齐,所述溢料块的外侧壁与所述包边条的外侧面平齐。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凸台之间的间距为190mm~2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孔为单孔,所述第二连通孔为沿着包边条的内侧面排列的至少两个第一小孔,所述第一小孔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截面积,所述第三连通孔为沿着包边条的外侧面排列的至少两个第二小孔,所述第二小孔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截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1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