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0521.6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6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侯相琛;谭振宁;毕肖锋;张岚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6/14 | 分类号: | C04B26/14;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冰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路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目前的透水混凝土大多为水泥透水混凝土,而水泥混凝土存在干缩和温缩应力,容易出现开裂、断板等破坏模式,且透水性差的问题。过程为:一、确定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组成成分;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由骨料和环氧树脂胶结料组成;二、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的最佳固化度;三、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不同环氧树脂的最优配比;四、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增韧剂的添加量;五、确定最佳成型工艺;六、根据最佳配比下的环氧树脂胶结料和最佳成型工艺,确定最佳胶骨比。本发明用于路用混凝土制备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发明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逐渐推进,因为城市道路透水性差造成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于是,人们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希望建设出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用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的城市。这一理念中,透水混凝土是一项关键性的技术,但是目前的透水混凝土大多为水泥透水混凝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目前的透水混凝土大多为水泥透水混凝土,而水泥混凝土存在干缩和温缩应力,容易出现开裂、断板等破坏模式,且透水性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一种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为:
步骤一、确定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组成成分;
路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由骨料和环氧树脂胶结料组成;
步骤二、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的最佳固化度;
步骤三、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不同环氧树脂的最优配比;
步骤四、确定环氧树脂胶结料中增韧剂的添加量;
步骤五、确定最佳成型工艺;
步骤六、根据最佳配比下的环氧树脂胶结料和最佳成型工艺,确定最佳胶骨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树脂混凝土是以合成树脂全部代替水泥、沥青等传统胶结材料的新型混凝土,属于聚合物混凝土的一种,与传统路面材料相比,树脂混凝土结构中一般存在大量开口空隙,材料本身不存在干缩应力,且能有效降低传统路面结构中存在的温缩应力,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开裂、断板等破坏形式;大量表面开放、内部连通的孔隙,有利于路面结构快速排水和降低行车噪音,解决现有目前的透水混凝土大多为水泥透水混凝土,而水泥混凝土存在干缩和温缩应力,容易出现开裂、断板等破坏模式,且透水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中得到的环氧树脂透水混凝土样品的透水系数可以达到0.4202cm/s,远远超过《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 25593-2010)中A级0.02cm/s的最低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粒径4.75-9.5mm的彩砂骨料图;
图2为成型后的树脂混凝土路面图;
图3为骨架空隙型混凝土的空间网架结构图;
图4为环氧树脂胶结料试件模具细部图;
图5为胶结料试件模具组装图;
图6为浇铸中的环氧树脂胶结料图;
图7为万能材料试验机图;
图8为胶结料试件拉伸试验图;
图9为不同固化度试件的拉伸强度试验结果图;
图10为基质树脂优化配方的拉伸强度试验结果图;
图11为最佳增韧比配方的拉伸强度试验结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0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漆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阻燃沙塑立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