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继电保护信息打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0305.1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7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汪本清;王海伟;苏涛;方皓英;余淑琴;李华龙;秦鹏;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2 | 分类号: | G06F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封装 信息打印 模块化 打印 数据库 继电保护 原始数据 继电保护装置 数据采集模块 匹配数据库 数据储存层 业务处理层 用户界面层 打印数据 打印组件 三层架构 数据对应 整体分割 变电站 解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信息打印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并解析所需打印的原始数据,得到模块化数据,所述模块化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对应;将模块化数据输送到数据库,以匹配数据库中的数据封装;获取数据库下发的数据封装,并将数据封装输送到打印组件,以实现打印。进一步地,所述获取需打印的原始数据时,通过变电站中的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继电保护装置的需打印数据;采用“用户界面层‑业务处理层‑数据储存层”的三层架构方式,将一个信息打印平台整体分割到不同的组件中,将问题分开解决,减少了复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保护信息打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变电站采用一对一打印模式,每个1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间隔配备一台打印机,采用针式打印,35kV以下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装置则不配备打印机。针式打印虽然能够实时解决间隔中装置信息的打印,但却打印缓慢,当出现打印故障时,由于只能通过打印出的信息进行装置参数核对和事故报告分析,而这些打印出的纸张长短难以达到统一,不便于归档和备份,同时由于机械缺陷,易发生卡纸、色带干涩和打印不清等问题,因此难以确定故障来源。
智能变电站采用的是网络打印模式,用一到两台打印机来服务整个变电站的装置信息打印。这样的打印模式虽然节约了资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其需要整定通信参数,过程复杂,易发生断网等网络故障,后台打印界面不清晰,操作方法不便于运维检修人员掌握,打印出的保护装置信息模糊,无法满足需要。
因此无论是传统变电站还是智能变电站,由于数据零散,不仅不利于相应功能的扩展,而且出现故障检修时,均溯源检修复杂,造成难以确定故障来源。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继电保护信息打印方法及系统,将一个信息打印平台整体分割到不同的组件中,将问题分开解决,减少了复杂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继电保护信息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并解析所需打印的原始数据,得到模块化数据,所述模块化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对应;
将模块化数据输送到数据库,以匹配数据库中的数据封装;
获取数据库下发的数据封装,并将数据封装输送到打印组件,以实现打印。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需打印的原始数据时,通过变电站中的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继电保护装置的需打印数据。
进一步地,获取数据库下发的数据封装之前,包括:
判断数据库中的设备数据是否包含所述继电保护装置;
若是,则数据库直接下发数据封装;
若否,则向数据库中写入所述继电保护装置的设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向数据库中写入所述继电保护装置的设备信息时,包括:
判断写入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设备信息是否合法;
若是,则接收所写入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设备信息,更新数据库,并下发数据封装;
若否,则重新向数据库中写入所述继电保护装置的设备信息,并判断重新写入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设备信息是否合法,直至所写入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设备信息合法。
一种继电保护信息打印系统,包括用户界面层、业务处理层和数据储存层,所述业务处理层包括第一获取模块、解析模块、上传模块和第二获取模块,数据储存层包括匹配模块和下发模块;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需打印的原始数据,并转入解析模块;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需打印的原始数据,得到模块化数据,并转入上传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0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