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显示装置和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7342.7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3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秦鸿一;郭霄;代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5;G02B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色域 色彩呈现 有效解决 量子点 彩膜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3D显示装置和终端设备,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3D显示装置使用量子点彩膜进行色彩呈现,使得3D显示装置显示的色域更广,显示的色彩更加丰富。采用本申请,可以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的3D显示装置显示的色域较窄,显示的色彩不丰富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显示装置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带有3D显示功能的终端设备也逐渐进入消费市场。目前,主流的3D显示技术包括偏光式3D显示技术。
相关技术中偏光式3D显示技术采用的3D显示装置,使用有机染料彩膜进行色彩呈现。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的3D显示装置由于使用有机染料彩膜进行色彩呈现,所以使得显示的色域较窄,显示的色彩不丰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3D显示装置包括顺序设置的背光模组(A1)、量子点彩膜(A2)、第一金属线栅偏振层(A3)、像素电极层(A4)、液晶层(A5)和第二金属线栅偏振层(A6)。
其中,3D显示装置又可以称为立体显示装置。
所谓的顺序设置是指上述各部件按照在句中的排列顺序设置,即量子点彩膜(A2)在背光模组(A1)前面,第一金属线栅偏振层(A3)在量子点彩膜(A2)前面,像素电极层(A4)在第一金属线栅偏振层(A3)前面,液晶层(A5)在像素电极层(A4)前面,第二金属线栅偏振层(A6)在液晶层(A5)前面。在这一顺序设置的情况下,背光模组(A1)发出的光依次穿过量子点彩膜(A2)、第一金属线栅偏振层(A3)、像素电极层(A4)、液晶层(A5)和第二金属线栅偏振层(A6)。
背光模组(A1)可将光线均匀射向液晶层(A5)。背光模组(A1)为显示装置中提供光源的膜材组合,包括多种光学膜材如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和增光膜等。背光模组(A1)可以是侧入式背光模组,即背光模组(A1)中的发光光源布置在背光模组的侧面,光源发出的光线从侧面射入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经导光板反射至液晶层。背光模组(A1)还可以是直下背光式背光模组,即发光光源排布在背光模组正面,光源发出的光线直接射向液晶层。可选的,发光光源可以为蓝光LED。
量子点彩膜(A2)为由量子点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制备的颜色转换膜。量子点材料为可光致发光的纳米尺寸的半导体材料,在外界短波长光线照射下,可发出可见光,发出的可见光的波长可通过量子点的尺寸和材料进行调控。量子点彩膜(A2)可以由红、绿、蓝量子点材料、光刻胶和必要的添加剂构成。量子点材料包括但不限于CdSe、CdTe、ZnS和InP等。光刻胶为透明材料。必要的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扩散粒子和量子点-光刻胶偶联剂,量子点-光刻胶偶联剂可以将量子点颗粒与光刻胶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量子点在光刻胶体系内的稳定性。量子点与光刻胶的混合比例可根据需要进行优化,保证量子点彩膜(A2)对背光模组(A1)发出的光有较高吸收效率,并具有较高的色彩转换效率,即外量子效率。量子点彩膜(A2)中的红绿蓝三色量子点交替排列,每红绿蓝三色量子点对应一个像素单元。量子点彩膜(A2)的剖面结构中,红绿蓝三色量子点交替排列,黑色矩阵(A204)可防止红绿蓝三色量子点互相串色,影响色彩图像的清晰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7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