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碳纤维与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引擎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6967.1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5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勋成;王启功;公茂利;邢磊;陈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立格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99/00 | 分类号: | B29D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庞立岩;顾珊 |
地址: | 071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擎盖 制备 内侧板 外侧板 热塑性复合材料 碳纤维 粘结 汽车轻量化 安全性能 结构稳定 夹紧 固化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碳纤维与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引擎盖的方法,包括:制备引擎盖外侧板;制备引擎盖内侧板;引擎盖外侧板与所述引擎盖内侧板粘结:夹紧粘结后的引擎盖内侧板和引擎盖外侧板,并保持空气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进行固化。本发明制造的引擎盖结构稳定、刚度高、强度高、安全性能高,并且较大程度实现汽车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由碳纤维与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引擎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引擎盖是安装具有多个功能,例如空气导流、保护发动机、防止意外发生、提高汽车的美观,以及辅助驾驶视觉等。
传统的引擎盖通常采用铝合金材料支撑,其整体上增加了引擎盖的重量,使的汽车燃料消耗加大,尾气排放量增加。现有技术中,逐渐采用铝合金材料与发泡棉制造引擎盖,以期达到汽车轻量化,然而铝合金材料与发泡棉制造的引擎盖其重量依然较重。
随着复合材料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不断应用于汽车领域,然而现有中利用复合材料制造汽车的结构部件,采用的复合材料较为单一,往往在追求轻量化的时候容易造成汽车的强度、隔音的效果的下降。
例如专利申请201810300422.9,公开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引擎盖的制造方法,采用外板、内板和预成型泡沫一体成型的方法,其采用单一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其刚性和强度较差,保护性能降低,而且隔音效果差。
又例如201710111066.1,公开了一种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引擎盖,包括内板、外板和铰链,内板和外板叠合固定在一起,内板和铰链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内板和外板均由碳纤维(10)和玻璃纤维(20)两种材料配合环氧树脂使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制成。虽然采用了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制成,但是其采用物理螺栓的方式将不同的内板与外板连接,从而使轻量化的程度降低,而且,采用物理连接的方式引擎盖的稳固性,以及安全性能也会降低。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需要结构稳定、刚度高、强度高、安全性能高,并且较大程度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一种由碳纤维与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引擎盖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碳纤维与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引擎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制备引擎盖外侧板:
选择PPS、PPSU为基体塑料,PPS、PPSU按重量比为2-10:1在高速混合釜内混合形成第一混合剂;
在混合釜中加入酸酯偶联剂的24#白油、增韧剂SY-PP、分散剂、紫外线吸收剂UV326、GW-944、抗氧化剂DLTP组成的第二混合剂,第二混合剂总重量为第一混合剂的0.2~0.25%,并且第二混合剂中酸酯偶联剂的24#白油、增韧剂SY-PP、分散剂、紫外线吸收剂UV326、GW-944、抗氧化剂DLTP的重量比为:1:1.2:1~3:2:1:1;
利用真空泵将混合后的第一混合剂与第二混合剂,加入失重计量秤,失重计量秤向双螺杆挤出机中定量加入混合后的第一混合剂与第二混合剂,混合后的第一混合剂与第二混合剂在双螺杆挤出机内加热至完全熔融;
连续无碱玻璃纤维送至切割装置,对连续无碱玻璃纤维进行定量切割后,加入至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后的混合后的第一混合剂与第二混合剂,与切割后的玻璃纤维在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内完全浸润混合后挤出,送至保温输送带;
模具升温,将保温输送带上的材料放入模具中,设定压力值1000至1500T/m2压制成型;并按照保温时间/内侧板厚度=0.5min/mm~1.0min/mm进行保温;
制备引擎盖内侧板:
利用真空泵将改性PP加入失重计量秤,失重计量秤向双螺杆挤出机中定量加入改性PP,改性PP在双螺杆挤出机内加热至完全熔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立格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立格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6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