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凑的侧式出入口排气后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6818.5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伦道夫·G·佐兰;大卫·M·萨尔科纳;赖安·M·约翰逊;伊诺克·南度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明斯排放处理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汤慧华;杨明钊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处理 壳体 排气后处理 入口导管 排气后处理系统 入口端口 出入口 入口室 侧式 紧凑 废气 组件包括 流体 传递 申请 制造 | ||
本申请涉及紧凑的侧式出入口排气后处理系统。排气后处理组件及制造和运行排气后处理组件的方法。排气后处理组件包括后处理壳体和入口导管,该入口导管在入口端口处联接到后处理壳体,以便将废气传递到后处理壳体中。入口室定位在后处理壳体中。入口室流体地联接到后处理壳体的入口端口以从入口导管接收废气。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2月22日,申请号为201580068531.7,发明名称为“紧凑的侧式出入口排气后处理系统”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2月31日提交的且题为“Compact Side Inlet and OutletExhaust Aftertreatment System”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098,661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排气后处理系统。
背景
提高交通工具的内燃发动机效率和改善环境影响的努力已经致使为这样的交通工具提供了处理由这样的交通工具的内燃发动机产生的排气气流的系统。处理排气气流的系统通常被称为排气后处理系统。排气后处理系统可以包括各种部件,例如用于减少排气中的污染物或目标副产物的过滤器和催化器。一些排气后处理系统包括放置在排气气流中的喷射器。将喷射器放置在后处理系统的排气气流中以输送诸如氨(NH3)的还原剂用于还原NOx。
后处理系统通常需要在在交通工具上安装许多附加部件,诸如催化器、过滤器、柴油机排气流体源和其它相关部件。因此,具有低配置灵活性和复杂的可维护性要求的系统提出了许多挑战,特别是在适应各种交通工具类型和实现高处理性能方面。
概要
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了排气后处理组件以及制造和操作排气后处理组件的方法。
在第一组实施方式中,排气后处理组件包括含有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的后处理壳体。后处理壳体配置成容纳多个排气后处理部件。排气后处理组件包括在入口端口处联接到后处理壳体的入口导管,以便能够将废气传递到后处理壳体中。入口室定位在后处理壳体中。入口室流体地联接到后处理壳体的入口端口,以便从入口导管接收废气。柴油机氧化催化器定位在后处理壳体中。柴油机氧化催化器流体地联接到入口室。柴油机氧化催化器围绕纵向流动轴线具有比入口室更小的横截面面积。颗粒过滤器定位在后处理壳体中。颗粒过滤器流体地联接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还原剂喷射室定位在后处理壳体中。还原剂喷射室流体地联接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还原剂喷射室包括配置成接收还原剂喷射器的还原剂端口。选择性催化还原部件定位在后处理壳体中。选择性催化还原部件流体地联接到还原剂喷射室。选择性催化还原部件流体地联接到后处理壳体的出口端口。
在另一组实施方式中,后处理系统包括包含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的后处理壳体。后处理壳体限定纵向流动轴线。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定向成与后处理壳体的纵向流动轴线正交。入口室联接到后处理壳体。入口室流体地联接到后处理壳体的入口端口,以便接收来自入口端口的废气流并将来自入口端口的废气流沿着后处理壳体的纵向流动轴线朝向后处理壳体改向。出口室联接到后处理壳体。出口室流体地联接到后处理壳体的出口端口,以便接收来自后处理壳体的废气流并将来自后处理壳体的废气流在与后处理壳体的纵向流动轴线正交的方向上朝向出口端口改向。还原剂喷射室定位在后处理壳体中。还原剂喷射室流体地联接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还原剂喷射室包括配置成接收还原剂喷射器的还原剂端口。选择性催化还原部件在还原剂喷射室的下游定位在后处理壳体中并且流体地联接到还原剂喷射室。此外,选择性催化还原部件流体地联接到后处理壳体的出口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明斯排放处理公司,未经康明斯排放处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6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