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功率预测的动态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6807.7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高玲;刘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67 | 分类号: | G05F1/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扰动观察法 功率预测 最大功率点跟踪 最大功率点 电池输出功率 光伏发电系统 新能源开发 电力系统 电压条件 发电效率 光伏电池 扰动步长 实时动态 输出功率 误判 震荡 预测 优化 | ||
本发明专利属于新能源开发以及电力系统优化领域,涉及基于功率预测的动态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采用功率预测的方法在相同电压条件下,对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进行预测;采用步长随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和最大功率点的差额变化的方法,实时动态的调整扰动观察法的扰动步长。本发明可以改善扰动观察法存在的误判问题,解决扰动观察法在最大功率点处的震荡问题,提高光伏电池发电效率以及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基于功率预测的动态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具体而言,涉及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最大化研究,属于新能源开发以及电力系统优化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以及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世界各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达成共识。太阳能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并被利用的能源,在所有新能源中太阳能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备受科学家瞩目。丰富的太阳能通过光伏发电被人类利用,世界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但是仍有部分原因导致发电效率偏低。在光伏系统工作点方面,由于不同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导致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不同,但都存在一个最大功率输出,通过一定的控制算法改善光伏系统的工作点,可使光伏系统实时保持在最大功率输出的状态,对光伏系统输出效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技术是提升光伏发电效率的重要途径措施。
在MPPT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方法为扰动观察法(Perturb and Observealgorithms,P&Q)。该算法容易实现,设置的参数也较少,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它只是通过功率大小的简单比较进行跟踪,如果系统己经运行在最大功率点处,它仍然要通过改变工作点位置来判断下一步的跟踪方向,容易使得系统产生误判现象;如果系统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在它继续跟踪的时候可能会错过最大功率点,这样就会导致系统一直在最大功率点附近震荡,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功率预测的动态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采用功率预测的方法在相同电压条件下,对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进行预测;采用步长随光伏电池与最大功率点的差额变化的方法,改善扰动观察法存在的误判问题,解决扰动观察法在最大功率点处的震荡问题,提高光伏电池发电效率以及工作的稳定性。
本发明专利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光伏发电系统DC/DC环节采用升压(Boost)电路,通过调整DC/DC变换器中功率开关管控制信号(PWM)的占空比D,调节外接负载与光伏电池内阻匹配,进而控制光伏电池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扰动观察法通过反复不断对输出电压进行扰动,改变占空比D的大小,根据公式P=U×I,计算扰动前后的输出功率,如果扰动后输出功率上升,说明此前扰动能够提高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则继续向同一方向増加扰动;若输出功率通过对比发现变小,说明此前扰动不利于提高光伏电池输出功率,则往相反方向进行扰动。
当采样周期足够小时,可以假定一个采样周期内光照强度的变化率恒定。kT测得的功率为P(k),之后不对电压进行扰动,而是在半个周期后(即(k+1/2)T时刻)增加一次功率采样,测得功率P(k+1/2),利用这两个功率得到基于一个采样周期的预测功率P′(k)。之后,对电压进行扰动测得(K+1)T时刻的功率P(k+1)。P′(k)和P(k+1)可认为在同一辐照度下扰动前后的功率,因此,利用P′(k)和P(k+1)进行MPPT可以有效的改善误判的问题。
对于震荡问题,根据光伏电池的实时功率与最大功率点的差值建立函数,实时的改变ΔD的值,从而实时动态的调整扰动观察法的步长D,使得光伏电池的工作点可以稳定在最大功率点处,解决了最大功率点附近的工作点震荡问题,减小能量损失,提高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以及运行的稳定性。
本发明专利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6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流运算的可靠限流电路
- 下一篇:可夜间使用的灯光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