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6703.6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虎;杜春毅;王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46;C08G18/32;D06N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聚氨酯 树脂 及其 应用 | ||
一种无溶剂聚氨酯树脂,由组分A和组分B混合而成,其中,所述A组分中,包括30‑7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30‑70质量份磺酸盐聚酯多元醇、5‑15质量份小分子扩链剂、0‑5质量份交联剂和0.1‑1.5质量份水、0.025‑0.05质量份催化剂、0.1‑5质量份磺酸盐型扩链剂、0.1‑2质量份泡沫稳定剂;所述B组分中,包括10‑3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10‑30质量份磺酸盐聚酯多元醇和40‑60质量份异氰酸酯;所述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应用于磺酸型水性树脂,大幅提升了初始剥离强度和水解保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性合成革和无溶剂合成革的发展突飞猛进,且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上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为合成革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目前无溶剂合成革产品仍然存在的问题是水性树脂面层与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粘结强度差,所得合成革产品剥离强度较低,无法应用于对剥离强度要求较高的产品中。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对无溶剂聚氨酯树脂的成分进行改进,将产品应用于磺酸型水性树脂,达到了提高剥离强度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无溶剂聚氨酯树脂,该聚氨酯树脂不含任何有机溶剂、能耗低、生产效率高,且与磺酸型水性树脂的水性面层的剥离强度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溶剂聚氨酯树脂,由组分A和组分B混合而成,其中,所述A组分中,包括30-7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30-70质量份磺酸盐聚酯多元醇、5-15质量份小分子扩链剂、0-5质量份交联剂和0.1-1.5质量份水、0.025-0.05质量份催化剂、0.1-5质量份磺酸盐型扩链剂、0.1-2质量份泡沫稳定剂;所述B组分中,包括10-3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10-30质量份磺酸盐聚酯多元醇和40-60质量份异氰酸酯。
可选地,所述磺酸盐型扩链剂为二氨基烷基磺酸盐或不饱和二元醇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物。
可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为分子量1000-2000的聚环氧丙烷二醇或分子量5000~6000的高活性聚醚三醇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磺酸盐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2000。所述磺酸盐聚酯多元醇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通过脱水缩聚磺酸化制得:己二酸40-80份,小分子二元醇30-60份,钛酸四丁酯催化剂0.01-0.06份,制得聚酯多元醇经磺酸化得到磺酸盐聚酯多元醇。
可选地,所述小分子扩链剂为二乙醇胺,乙二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氢醌双(2-羟乙基)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所述交联剂为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所述催化剂为BiCAT 8106、BiCAT 8108、BiCAT 8124、BiCAT 3228、BorchiKat22、Borchi Kat 24、BiCAT 4130、BiCAT 4232、MB20和上述有机金属类催化剂的苯酚盐、甲酸盐、盐酸盐,DBU,三乙烯三胺,A1以及上述胺类催化剂的苯酚盐、甲酸盐、异辛酸盐中的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所述泡沫稳定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上述一种无溶剂聚氨酯树脂的应用,所述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应用于磺酸型水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6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