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温发酵农用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4792.0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2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微保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发酵 微生物 农用废弃物 制备生物 有机肥 化学肥料 作物生长周期 农业废弃物 有机质含量 肥效 发酵酒糟 酒精糖蜜 农业肥料 畜禽粪便 高活性 浓缩液 除臭 病菌 经济作物 秸秆 种植业 | ||
本发明涉及作物农业肥料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温发酵农用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畜禽粪便、秸秆、酒精糖蜜浓缩液、发酵酒糟等成分。本发明以微生物高温发酵的方式将产品中高活性有机质含量提高,并能达到有效消灭病菌、除臭、提高肥效、缩短作物生长周期等效果,利用的原料基本为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降低种植业中化学肥料的使用量,适合多种经济作物使用,使用范围较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温发酵农用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为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作物产量得到了提高,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农业废弃物,特别是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越来越低,这些废弃物不仅会污染环境,更是宝贵资源。我国每年农业废弃物资源的产量约30多亿吨,如不合理利用会严重污染种养殖环境,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也带来诸如环境污染、食物残毒遗留、土壤及作物质量下降等各种问题,市面上的化肥虽然也有同类使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但往往质量良莠不齐、效果不够全面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温发酵农用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高温发酵的方式将农业生产出来的废弃物资源循环再利用,实现了绿色环保,零污染。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温发酵农用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畜禽粪便50~60份、秸秆30~40份、发酵酒糟35~45份、酒精糖蜜浓缩液25~35份、平菇菌渣15~35份、中药渣12~20份、蒜皮30~45份、复合微生物菌10~20份;
按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一:将畜禽粪便、秸秆、发酵酒糟、酒精糖蜜浓缩液、平菇菌渣混合,检测水分含量≤60%、码垛,高温发酵,发酵时间为3~4天,发酵温度为45~75℃,在升温过程中,按照生产程序规定翻抛,直至发酵物基本没有臭味,产生白色菌丝,得有机发酵物;
步骤二:将中药渣、蒜皮经过粉碎处理,粉碎至30~40目,在0.2~0.3MPa压强下,置于pH值为8.5~9.5的碱热水浸泡30~50min,进行过滤,分别留取渣滤液和固体渣待用;
步骤三:将渣滤液和复合微生物菌混合,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培养24~36h,培养温度控制为33~36℃,得到混合菌液;
步骤四:将混合菌液、有机发酵物和固体渣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2天,发酵温度为38~65℃;水分含量≤30%气味芳香,发酵基本完成;
步骤五:静置3~5天,经过检测,混合物达到生物有机肥标准NY884-2012,经过筛分,包装入库。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温发酵农用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分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如下材料制成:畜禽粪便56份、秸秆35份、发酵酒糟35份、酒精糖蜜浓缩液25份、平菇菌渣15份、中药渣12份、蒜皮30份、霉变饲料20份、复合微生物菌12份。
优选的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温发酵农用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秸秆、平菇菌渣、发酵酒糟经过粉碎后,粒径大小为30~40目。
优选的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温发酵农用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畜禽粪便为鸡粪、马粪、猪粪、牛粪等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温发酵农用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秸秆为玉米秸秆、甘蔗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微保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微保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4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