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0269.0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9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章健;齐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健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源监控 能源应用 无线网络通信单元 能源监控系统 继电器单元 无线集中器 物联网 无线网络通讯单元 人体红外探测 移动设备终端 单元电性 单元连接 电性连接 无线连接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包括总智慧能源监控中心和子智慧能源监控中心,所述子智慧能源监控中心有若干个,每个子智慧能源监控中心均设置在对应的家庭和用电中心,且每个子智慧能源监控中心均通过无线网络通信单元和无线集中器无线连接,所述无线集中器通过无线网络通信单元和总智慧能源监控中心电性连接,所述子智慧能源监控中心包括智慧能源监控单元和智慧能源应用单元,智慧能源应用单元和智慧能源监控单元电性连接,智慧能源监控单元还通过无线网络通讯单元连接有移动设备终端,智慧能源应用单元连接有继电器单元,继电器单元还连接有人体红外探测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控系统,具体是一种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在监控能源使用情况时,监控中心能够监控每个能源使用子系统时,能源子系统使用人员却无法轻松掌握和了解该能源子系统的能源使用情况,当能源系统中某个能源使用设备出现过载或短路,需要进行报警时,无法检测到该设备周围是否有人,从而不能够进行有效报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包括总智慧能源监控中心和子智慧能源监控中心,所述子智慧能源监控中心有若干个,每个子智慧能源监控中心均设置在对应的家庭和用电中心,且每个子智慧能源监控中心均通过无线网络通信单元和无线集中器无线连接,所述无线集中器通过无线网络通信单元和总智慧能源监控中心电性连接,所述子智慧能源监控中心包括智慧能源监控单元和智慧能源应用单元,智慧能源应用单元和智慧能源监控单元电性连接,智慧能源监控单元还通过无线网络通讯单元连接有移动设备终端,智慧能源应用单元连接有继电器单元,继电器单元还连接有人体红外探测单元,人体红外探测单元通过单片机连接有报警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具体为3G通信设备、4G通信设备、无线WiFi通信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总智慧能源监控中心具体由通讯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防火墙服务器等软件系统和监控主机、交换机、路由器、和显示器等硬件设备组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智慧能源监控单元具体包括智能水表、智能电表计量插座和空调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智慧能源应用单元具体为智能空调、智能电视、智能冰箱和智能照明设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设备终端具体为可以接入Internet互联网的手机、平板和个人笔记本电脑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线集中器具体为GPRS方式集中器、电话线方式集中器、以太网方式集中器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每个子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中的智慧能源监控单元对智慧能源应用单元所用水、电量进行抄录,智慧能源监控单元通过无线网络通讯单元将抄录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无线集中器进行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总智慧能源监控中心通过无线网络通讯单元读取无线集中器中的存储的数据实现能源管理的整体监控,而位于每个子智慧能源监控中心的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可以联网的移动设备终端监控对应子能源监控中心的能源使用状况,当智慧能源应用单元中的某个电器短路或过载时继电器单元工作,将该电器断开电路连接,同时人体红外探测单元通过检测四周是否有人,当四周有人时,单片机控制报警单元工作,进行报警,提醒用户该电器的电路意外情况,从而实现有效报警,避免周围无人报警浪费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中子智慧能源监控中心的模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健,未经章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0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