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用于水下的激光光幕测速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7860.0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9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杰;王玉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J5/02 | 分类号: | F41J5/02;F41J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下 激光 测速 | ||
1.一种可用于水下的激光光幕测速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激光光幕(1)、第二激光光幕(2)以及信号采集处理设备(3),信号采集处理设备(3)放置在岸上,第一激光光幕(1)和第二激光光幕(2)分别连接信号采集处理设备(3);使用时,两套激光光幕平行放置在弹丸轨道上,使弹丸从两光幕框架内部光幕的有效区域穿过,两套激光光幕的激光光线方向相互垂直,形成相邻的水平激光光幕和竖直的激光光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水下的激光光幕测速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幕(1)和第二光幕(2)的结构相同,两套光幕间距离小于0.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水下的激光光幕测速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幕(1)包括第一激光发射器阵列(1.1)、第一光电探测器阵列(1.2)、第一金属封装外壳(1.3);第一激光发射器阵列(1.1)固定于第一金属封装外壳(1.3)内一侧,第一光电探测器阵列(1.2)对应固定在第一金属封装外壳(1.3)内的另一侧,通电后激光从第一激光发射器阵列(1.1)出发,由第一光电探测器阵列(1.2)接收;
第二光幕(2)包括第二激光发射器阵列(2.1)、第二光电探测器阵列(2.2)、第二金属封装外壳(2.3),激光从第二激光发射器阵列(2.1)出发,由第二光电探测器阵列(2.2)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用于水下的激光光幕测速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封装外壳(1.3)、第二金属封装外壳(2.3)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用于水下的激光光幕测速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探测器所在的金属框侧边镶嵌玻璃防水,并接收激光发射器的光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用于水下的激光光幕测速靶,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阵列中采用的是蓝绿光激光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用于水下的激光光幕测速靶,其特征在于:两套光幕通电,在两个金属框架间分别形成水平光幕和竖直光幕,弹丸(4)穿过两个光幕,光通量发生变化,金属框架一侧的光电探测器接收到变化的光信号,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信号采集处理设备(3)对该电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整形处理,输出脉冲信号;两个光幕分别产生一个电信号,根据这两个电信号,得出弹丸穿过时的位置坐标,根据两光幕间的距离s以及两个电信号产生的时间差t,通过速度公式:
得到弹丸穿过时的速度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78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甲烯哌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中间体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不粘锅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