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土壤盐渍化的促生长综合肥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7312.8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1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普济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4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盐渍化 促生长 发酵 施肥 现代农业产业 土壤孔隙度 发酵反应 发酵菌剂 交换循环 水稻秸秆 土壤脱盐 作物生长 有机质 调节剂 脱盐率 修复性 土壤 保水 水盐 制备 淡化 散发 增产 | ||
本发明涉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土壤盐渍化的促生长综合肥,利用制备的发酵菌剂使水稻秸秆与其余辅助成分进行发酵反应,发酵中添加抗盐渍化制剂和有氧调节剂,提高了发酵的有氧效率,并且进行了保水处理,可降低施肥后土壤中的水分的散发量,加速水盐交换循环,使土壤脱盐淡化,防止盐分表聚,促进作物生长;施肥后对于已盐渍化的土壤有很强的修复性,有机质增加20‑22%,土壤孔隙度达到了68‑70%,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脱盐率高达32.6‑33.0%,增产16‑18%。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土壤盐渍化的促生长综合肥。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产品质量的好坏,也间接影响着地下水的品质。目前,我国耕地土壤质量日趋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水平降低,土壤养分失调,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酸化、盐渍化等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土壤盐渍化对生态农业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中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总面积约1亿hm2。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
今年来,人们对于秸秆的重视度逐步提高,秸秆利用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前景,秸秆有机质含量丰富,沤制成本低,是解决大棚蔬菜有机肥肥源的良好途径。但现有的秸秆发酵有机肥发酵过程简单,大量养分得不到充分释放,发酵产生的酸会干扰作物生长维持酸碱平衡,施肥至土壤中会加重盐渍化,土壤盐渍化后,可加速土壤中水和有机物的挥发,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还会进一步诱发植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抗土壤盐渍化的促生长综合肥,可降低施肥后土壤中的水分的散发量,加速水盐交换循环,使土壤脱盐淡化,防止盐分表聚,促进作物生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土壤盐渍化的促生长综合肥,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水稻秸秆1200-1300份、马铃薯渣95-100份、玉米渣80-90份、鱼塘污泥60-70份、马粪50-55份、抗盐渍化制剂0.6-0.8份、有氧调节剂1.0-1.2份、发酵菌剂40-50份、助剂0.8-0.9份、水1400-150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集得到的水稻秸秆使用铡草机切割成1-3厘米范围的长度,与马铃薯渣、玉米渣混合搅拌,置于80-85℃下烘干至含水量在5-6%之间,然后进行高压高热处理10-15分钟,然后粉碎至粒径大小在0.2-0.3毫米之间,得到秸秆粉碎混合物,将鱼塘污泥、马粪平铺1-2厘米厚,在阳光下晒制4-6天,捣碎后与秸秆粉碎混合物混合均匀;
(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混合物置于混料桶中,加入助剂和水,混合得到待发酵物,将发酵菌剂均分3次加入到待发酵物中,每次间隔3-5天,最后一次添加发酵菌剂后继续发酵进行至中心温度达到65-68℃时,使用质量浓度为28-30%的乳酸钠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在6.8-6.9之间,加入有氧调节剂和抗盐渍化制剂,用铁锹翻拌均匀,降温至20-24℃,然后继续自然发酵12-15天,发酵结束,将发酵物置于通风处晾晒8-10天,阴干至含水量在4-5%范围,使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所述促生长综合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有氧调节剂是由硅藻土与焦炭按照质量比为7-8:1.0-1.3的比例混合,研磨至粒径为15-30微米范围大小,在440-460℃下烧制2-3小时制备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普济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普济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7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