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驾驶室悬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6882.5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4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淼;黄森;高军委;史季青;种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10 | 分类号: | B62D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杜正国;许振强 |
地址: | 7102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悬置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室悬置装置,所述驾驶室悬置装置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磁流变阻尼器,所述上支架的底板的上表面周期性布置有一组第一声子晶体,所述下支架的安装孔的内部设有一组由金属环和非金属环形成的第二声子晶体,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销轴、所述磁流变阻尼器连接在一起。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悬置装置,具备主动隔振以及声子晶体带隙阻隔振动和噪声的特性,可以有效降低通过驾驶室悬置装置传递的振动和噪声,为提升驾驶室的隔振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隔振降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驾驶室悬置是连接车身和车架的重要部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会通过驾驶室悬置传递到驾驶室内部影响行车舒适性,其隔振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平顺性。
传统的驾驶室悬置直接采用橡胶减振,无法实现主动隔振和能量回收的功能,磁流变和声子晶体技术作为新兴的隔振技术,其直接的应用可以实现主动隔振降噪,本发明将磁流变、声子晶体、复合材料压电技术融为一体,为驾驶室悬置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室悬置装置,以达到提高驾驶室悬置的隔振降噪能力,从而提高整车舒适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驾驶室悬置装置,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为磁流变阻尼器,所述磁流变阻尼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上支架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周期性布置有一组声子晶体,将所述声子晶体称为第一声子晶体,所述侧板的外侧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底板的下部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下支架上设有第五连接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有一组由金属环和非金属环形成的声子晶体,将所述声子晶体称为第二声子晶体;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孔和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和所述上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连接,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和所述下支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五连接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声子晶体由铝合金块和橡胶构成,所述铝合金块为圆柱形铝合金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声子晶体为由所述金属环和非金属环形成的周期性结构,包括第一层金属环、第二层金属环、第三层金属环、第一层非金属环、第二层非金属环和第三层非金属环,所述第一层金属环、第一层非金属环、第二层金属环、第二层非金属环、第三层金属环和第三层非金属环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形成所述第二声子晶体,所述第一层金属环的内部与橡胶轴套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环由钢、铜或者合金制成。
优选地,所述非金属环由尼龙、聚合物复合材料、橡胶或者压电复合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四连接孔和所述安装孔通过销轴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悬置装置,是一种装有磁流变阻尼器的声子晶体驾驶室悬置装置,该驾驶室悬置装置具备主动隔振和发电的功能,具备振动能量回收的功能,利用磁流变阻尼器实现主动隔振,利用声子晶体带隙作用实现对特定频率的有效传导隔绝,可以有效降低通过驾驶室悬置装置传递的振动和噪声,为提升驾驶室的隔振性能起到重要作用;本发明在传统驾驶室悬置装置上直接改动,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悬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悬置装置的下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悬置装置的下支架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剖面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悬置装置的上支架的声子晶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6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体诱导透明超材料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下肢免荷可控康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