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水解可聚合单活性中心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6607.3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4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孙义文;翟光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54 | 分类号: | C08F220/54;C08F220/56;C08F4/40;C08F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基丙烯酰胺聚合物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二甲基丙烯酰胺 单活性中心 可聚合 耐水解 工业化应用 四价铈离子 丙烯酰胺 操作工艺 充分混合 高分子量 硝酸溶液 硝酸铈铵 氧化丙烯 自由基 酰胺 聚合 简易 | ||
1.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水解可聚合单活性中心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N,N-二甲基丙烯酰胺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硝酸铈铵的硝酸溶液为氧化剂,氧化丙烯酰胺生成自由基,继而引发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自由基聚合;
本发明涉及的自由基聚合,加入水、丙烯酰胺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并充分混合均匀后,通氩气20-30 min;
本发明涉及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温度为60 ℃;
本发明涉及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时间范围为1.2-7.5 h。
2.如权利要求1所采取的方法中,反应过程中不交联。
3.如权利要求1所采取的方法中,氧化剂浓度范围为1.82×10-2-4.56×10-2 mol/L。
4.如权利要求1所采取的方法中,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1-0.5 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采取的方法中,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4.87 mol/L。
6.如权利要求1所得到的N,N-二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分子量范围从约80万到约1500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66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