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角波产生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8083.3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9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峰;赵永;熊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恒众车联网智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4/48 | 分类号: | H03K4/48;H03K5/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金普;周玲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脉冲信号 三角波 整形 三角波产生装置 预处理模块 变形 发生模块 脉冲波形 数据脉冲 相位信号 相位延时 漂移 脉冲信号源 输出 变形问题 脉冲信号 输出数据 质量问题 时间点 脉冲 脉宽 均衡 传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角波产生装置及系统,脉冲信号源输出数据脉冲信号至数据脉冲预处理模块,数据脉冲预处理模块对数据脉冲信号整形,以解决数据脉冲信号在传输中产生的过冲和脉冲变形问题,使经整形后的数据脉冲信号的脉冲波形稳定、均衡。移相位延时模块根据整形后的数据脉冲信号分别输出第一相位信号和第二相位信号至变形发生模块,以使变形发生模块输出三角波。其中,移相位延时模块还可稳定所述三角波的脉宽和相位,以解决三角波脉宽不稳定、相位不稳定和幅度一致性差的问题。基于此,消除数据脉冲信号变形得到的三角波中存在的波形较差、幅度相差大和时间点有漂移等质量问题,提高三角波的脉冲波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形调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三角波产生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电路信号领域中的信号波形,包括正弦波和非正弦波。非正弦波又称脉冲波,常见的脉冲波包括方波、矩形波和三角波等。一般地,可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脉冲波,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脉冲波往往存在信号质量差且难以控制等问题。因此,为得到理想的输出波形,会对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脉冲进行调制。
通常地,会采用积分电路、门电路或运算放大器等对脉冲信号进行调制,以得到三角波信号。以脉冲信号为数据脉冲信号为例,通常会采用异或门电路或与非门电路对数据脉冲信号进行三角波变形处理。然而,在数据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较缓慢,或在叠加的噪声较大时,容易造成三角波脉冲遗失甚至根本丢失。因此,传统技术中常见的做法是使用合适的翻转速度的异或门器件或与非门器件来解决三角波脉冲遗失甚至根本丢失的问题。但是,无论选用何种异或门器件或与非门器件,使用异或门电路或与非门电路对数据脉冲信号进行三角波变形处理,得到的三角波仍存在波形较差、幅度相差大和时间点有漂移等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采用异或门电路或与非门电路对数据脉冲信号进行三角波变形处理,得到的三角波存在波形较差、幅度相差大和时间点有漂移等质量问题,提供一种三角波产生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角波产生装置,包括数据脉冲预处理模块、移相位延时模块和变形发生模块;
数据脉冲预处理模块用于接入数据脉冲信号,并用于对数据脉冲信号整形,数据脉冲预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整形后的数据脉冲信号传输至移相位延时模块;
移相位延时模块用于根据整形后的数据脉冲信号输出第一相位信号至变形发生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移相位延时模块用于根据整形后的数据脉冲信号输出第二相位信号至变形发生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第一相位信号与第二相位信号存在相位差;
变形发生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相位信号和第二相位信号在变形发生模块的输出端输出三角波。
上述三角波产生装置,通过数据脉冲预处理模块对数据脉冲信号进行整形,以解决数据脉冲信号在传输中产生的过冲和脉冲变形问题,使经整形后的数据脉冲信号的脉冲波形稳定、均衡。进一步,移相位延时模块根据整形后的数据脉冲信号分别输出第一相位信号和第二相位信号至变形发生模块,以使变形发生模块输出三角波。其中,根据第一相位信号与第二相位信号间存在的相位差,移相位延时模块还可稳定三角波的脉宽和相位,以解决三角波脉宽不稳定、相位不稳定和幅度一致性差的问题。基于此,消除数据脉冲信号变形得到的三角波中存在的波形较差、幅度相差大和时间点有漂移等质量问题,提高三角波的脉冲波形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脉冲预处理模块包括隔离直流电路、偏置电路和第一缓存放大电路;
隔离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数据脉冲信号,隔离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缓存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偏置电路;
第一缓存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整形后的数据脉冲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离直流电路包括隔直电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偏置电路包括第一钳位电阻、第二钳位电阻和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恒众车联网智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恒众车联网智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8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