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道估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7411.8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5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慧;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估计 方法 相关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道估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可保证参考信号的功率不抬升,同时不影响接收节点的信道估计性能。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对第一参考信号进行干扰预消除以及功率调整得到发送信号,其中,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干扰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所述功率调整方式为求模;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发送信号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有效发送信号估计信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估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下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user-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MU-MIMO)通信系统中,发射节点在相同的时频域资源上通过空间复用技术,向多个接收节点发送不同的数据。这种情况下,发射节点需要尽可能采用相关技术来分离各个接收节点的信道,消除各个接收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使得系统总的吞吐量最大。目前在理论上有多种MU-MIMO技术方案,这些方法总体上可划分为非线性和线性预编码两类。
其中,非线性预编码由于涉及到对发送的信号进行干扰预消除,干扰预消除后的信号会带来功率抬升问题,为解决因干扰预消除造成的功率抬升,现有技术中有两种功率调整方式,分别是求模和功率回退。这两种方式均可以解决因干扰预消除带来的功率抬升问题,在对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时,为了准确估计数据经历的等效信道,保证接收节点正确解调,通常不采用求模操作,而是采用功率回退的方式进行功率调整。而当干扰功率过大时,采用功率回退调整功率的方式会失效,即不能降低干扰预消除后的信号的功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设计一种信道评估方案,可保证参考信号的功率不抬升,同时不影响接收节点的信道估计性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估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可保证参考信号的功率不抬升,同时不影响接收节点的信道估计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侧。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对第一参考信号进行干扰预消除以及功率调整得到发送信号,其中,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干扰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所述功率调整方式为求模。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发送信号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当干扰功率超过门限值时,发送端采用求模方式对参考信号进行功率调整,而非采用功率回退方式,既可以保证参考信号的功率不抬升,同时也避免了前述干扰功率大于等于1时导致现有技术中用功率回退调整参考信号功率的方法失效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干扰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所述功率调整方式为功率回退。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第一参考信号的干扰功率的值与预设的门限值的关系来灵活变更功率调整方式。
或者,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干扰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所述功率调整方式为求模。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干扰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所述功率调整方式为功率回退。
或者,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干扰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所述功率调整方式为求模。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干扰功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门限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所述功率调整方式为降低对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存在干扰的其他参考信号的功率。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干扰功率小于第二预设门限时,所述功率调整方式为功率回退。
或者,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干扰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所述功率调整方式为求模。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干扰功率大于第二预设门限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时,所述功率调整方式为降低对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存在干扰的其他参考信号的功率。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干扰功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时,所述功率调整方式为功率回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