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视频防抖性能测评的抖动轨迹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7029.7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0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翟梦冉;王亚军;马治国;李旭东;王东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任默闻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视频 性能 测评 抖动 轨迹 生成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视频防抖性能测评的抖动轨迹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获取多个被采样者手持终端多次运动间拍摄视频时对应的多个第一多轴向运动数据,将其转换成多个第一多轴向位移数据,每个第一多轴向位移数据组成一条抖动轨迹;获取每条抖动轨迹对应抖动场景下的拍摄视频,对其处理获得相应的测评数据;以测评数据为聚类维度,采用聚类算法确定多条抖动轨迹的类别;根据相应的测评数据评估每一类别的抖动轨迹的聚类有效性;其有效时,选取到质心距离最小的抖动轨迹作为每一类别的代表性抖动轨迹。该方案通过真实抖动轨迹的采集及分析,生成能够模拟人手持设备时的抖动轨迹集合,可用于对防抖智能终端进行更为科学全面的测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抖性能测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视频防抖性能测评的抖动轨迹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手持终端拍摄视频时的抖动,是导致视频像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为缓解拍摄过程中抖动对像质造成的影响,摄像头防抖技术应运而生。如何对摄像头的防抖性能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视频防抖性能测评方式,多将被测设备置于特定抖动场景中,以模拟实际使用状态,进而对摄像头获取视频进行分析,得到测试结果和结论。因此,科学的生成和选取用于模拟抖动场景的运动轨迹,在防抖性能的测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已提出基于不同抖动轨迹进行防抖性能测试。如:将具有固定频率、固定振幅的周期性往复运动轨迹用于防抖性能测评,该方式导致抖动轨迹仅包含单一频率和振幅,或仅包含有限几个频率和振幅的组合。因人手真实抖动轨迹复杂多变,为各种频率、振幅的随机组合,有限的频率和振幅无法涵盖用户真实使用场景,因此,采用该方式的防抖性能测评,只能在几个固定维度体现移动终端的防抖性能,无法全面体现被测设备实际使用时的真实防抖性能。又如:人工手持设备再现抖动场景,进而实施防抖性能测评,该方式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大,即使是同一个人,在相同的环境下,也不可能保证每次测试都按照同一轨迹进行抖动,难以保证运动轨迹的复现性,进而无法保证多次测评的一致性。该方式受到时间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限制,难以在每次测评时都能调集足够的测试人员现场再现抖动场景,采集足够的视频样本进行测评,以抵消不同人员手持设备时抖动轨迹特性的差异。而要达到足够大的样本量,耗时耗力,一旦样本量不足以抵消个人差异,就难以保证抖动轨迹的普遍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视频防抖性能测评的抖动轨迹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被采样者手持终端多次运动间拍摄视频时对应的多个第一多轴向运动数据;
对所述多个第一多轴向运动数据进行数据转换,获得多个第一多轴向位移数据,其中,每个第一多轴向位移数据组成一条抖动轨迹;
获取每条抖动轨迹对应的抖动场景下的拍摄视频;
对所述拍摄视频进行处理,获得每条轨迹对应的测评数据;
以测评数据为聚类维度,采用聚类算法对多条抖动轨迹进行分类,获得多个类别的抖动轨迹;
根据相应的测评数据,对每一类别的抖动轨迹进行聚类有效性评估;
当每一类别的抖动轨迹的聚类有效时,在每一类别的抖动轨迹中选取到质心距离最小的抖动轨迹作为每一类别的代表性抖动轨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视频防抖性能测评的抖动轨迹生成装置,包括:
多轴向运动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被采样者手持终端多次运动间拍摄视频时对应的多个第一多轴向运动数据;
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第一多轴向运动数据进行数据转换,获得多个第一多轴向位移数据,其中,每个第一多轴向位移数据组成一条抖动轨迹;
视频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条抖动轨迹对应的抖动场景下的拍摄视频;
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拍摄视频进行处理,获得每条轨迹对应的测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未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