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品质量检测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4965.2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9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龚志伟;劳志堃;卢威;全衡军;李启昕;王芳;王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9/46 | 分类号: | B41J29/46;G06T7/90;G06K9/62;B07C5/34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品 质量 检测 方法 计算机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品质量检测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印刷品质量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印刷品的制作信息,制作信息中记录有印刷品的目标材料信息;获取待制作的印刷品的现场材料信息,判断现场材料信息是否与目标材料信息一致,如不一致,发出警示信息。本发明还提供实现上述方法的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避免因印刷品的材料与预设的目标材料不一致而导致的残缺品出现,并且在每一道印刷工序后通过视觉检测的方式来监控印刷品的质量,提高印刷品质量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品的质量控制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印刷品质量检测方法、实现这种方法的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印刷品,例如工业产品的包装盒、标签纸等,这些印刷品通常需要经过打印、覆膜、模切以及裁剪等工艺制作完成。传统的印刷品生产过程中,上述多个工艺是分别通过多个单独的机器完成,例如使用打印机单独执行打印操作,使用覆膜机器执行覆膜的操作,导致印刷品的制造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印刷品的制造效率,目前智慧印刷生产线从印刷材料的放取,到后续的工艺,如打印、裁剪等过程,都采用流水式的生产线实现。如图1所示,印刷品生产线上设置有传输带10,传输带10依次穿过打印机11、速度调节装置12、覆膜装置13、模切装置14、速度调节装置15、裁剪装置16以及剔除装置18,印刷材料放置在传输带10后,先由打印机11在印刷材料打印相应的文字、图案以后,经过覆膜装置13进行覆膜,再由模切装置14进行模切后,再经过裁剪装置16进行裁剪,最后形成印刷品17。如果印刷品17为残缺品,例如印刷品出现字体倾斜、图案颜色错误或者图案变形等问题,则由剔除装置18将残缺品移动至残缺品收集桶19中,如果印刷品17符合预期的要求,则传输至成品轨道,对成品进行收集、包装等处理。
由于现在的生产线上并未设置完善的质量防错检测机构,而印刷品的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监测都是由人工进行,也就是需要人工的对每一道工序后的半成品进行质量监控,如对打印后的半成品进行印刷质量识别,导致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时刻关注印刷情况,增加了印刷品制作的工作量,降低了印刷品的生产效率。此外,由于目前的生产方式需要人工对印刷品的质量进行监控,但操作员往往容易出现疲劳现象,导致对印刷品的质量监控中容易出现漏检的现象,影响印刷品的合格率。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印刷品往往需要不同的印刷材料,例如一些印刷品需要使用普通的纸张进行印刷,而另一些印刷品需要特殊的布料或者塑料进行印刷。而现在的印刷品生产线并没有设置对印刷材料进行识别,而是依赖人工将所需要的材料放置到生产线上,容易导致印刷材料不正确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印刷品因印刷材料正确而产生大量的残缺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避免因印刷材料不正确而产生印刷品的印刷品质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印刷品质量检测方法的计算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印刷品质量检测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印刷品质量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印刷品的制作信息,制作信息中记录有印刷品的目标材料信息;获取待制作的印刷品的现场材料信息,判断现场材料信息是否与目标材料信息一致,如不一致,发出警示信息。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印刷材料送入打印机前,先获取印刷材料的现场材料信息,也就是获取送入打印机的印刷材料的信息,人工通过扫描仪等设备对材料的信息进行获取,并且将获取的信息与预先设定的目标材料信息进行对比,如果目标材料信息与现场材料信息不一致就发出警示信息,这样可以避免将错误的印刷材料送入打印机,从而有效避免印刷材料出错的问题。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获取待制作的印刷品的现场材料信息包括:获取印制于待印刷的材料表面上的标识信息,对标识信息进行识别并获取标识信息所表征的现场材料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4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干燥装置和真空干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盖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