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陷波频率准确度的YIG带阻滤波器结构及调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2545.0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米添;赵艳;姚廷波;陈森;王睿;谢雪康;赵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H17/02 | 分类号: | H03H1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夏琴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阻滤波器 陷波频率 控制板 准确度 校正码 矢量网络分析仪 线性电源 电子技术领域 测试曲线 加电启动 自动下发 表传递 内置 修正 供电 | ||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陷波频率准确度的YIG带阻滤波器结构及调测方法。本方案包括YIG带阻滤波器模块(包括控制板、YIG带阻滤波器)和自动调测平台(包括PC机、矢量网络分析仪及线性电源),所述线性电源用于给控制板供电,所述PC机具有自动调测软件,所述PC机自动下发调测命令和校正码表给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内含FLASH空间,所述FLASH空间内置CAN程序、校正码表和FPGA程序,每次加电启动时,CAN程序将校正码表传递给FPGA用于修正陷波频率;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PC机,PC机所带的自动调测软件根据测试曲线计算出YIG带阻滤波器模块的陷波频率值。采用本发明来实现该类YIG带阻滤波器模块的设计和调测,可极大提高调测效率和陷波频率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陷波频率准确度的YIG带阻滤波器结构及调测方法,可广泛应用到宽带射频领域中。
背景技术
在宽带射频领域,由于可调谐YIG带阻滤波器具有频率调谐范围宽、响应速度快、阻带带宽可极其窄(如0.5%的阻带带宽)等特点而得到广泛运用。该类型传统的模块设计方法是将YIG组件进行调试,通过紧固螺钉将其固定在模块内部盒体底板上,再通过控制电路解读系统下发的控制码完成所需频率的陷波,而在通常情况下,由于盒体的热平衡点与YIG组件不一致,且安装过程中有应力导致盒体形变而使得内部叠片磁路发生微小形变,需要调谐的磁场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陷波频率偏移,而该类滤波器Q值极高,带宽很窄,一旦出现频率漂移值超过阻带带宽1/2时,其陷波效果就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这往往就需要对YIG组件进行二次调试,这样的设计及调测思路,极大的影响调测效率,且往往指标都不能达到最优。其设计及调测流程示意如图1所示。
该类型YIG滤波器的陷波频率准确度具有易受温度和环境应用影响的缺陷,可调测性和生产性较差,不利于系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YIG带阻滤波器的调试效率低下及性能不易达到最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提高陷波频率准确度的YIG带阻滤波器结构及调测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陷波频率准确度的YIG带阻滤波器结构,包括YIG带阻滤波器模块和自动调测平台,所述YIG带阻滤波器模块包括控制板、YIG带阻滤波器,所述自动调测平台包括PC机、矢量网络分析仪及线性电源,所述线性电源用于给控制板供电,所述PC机具有自动调测软件,所述PC机自动下发调测命令给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内含FLASH空间,所述FLASH空间内置CAN程序和FPGA程序,所述控制板用于YIG带阻滤波器的加电及控制,每次加电启动时,CAN程序将PC机计算的校正码表内容传递给FPGA,FPGA再根据控制命令自动修正陷波频率;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PC机,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输出射频信号给YIG带阻滤波器模块,YIG带阻滤波器模块再将射频信号输出给矢量网络分析仪,由自动测试软件读出矢量分析仪上测试曲线自动计算出YIG带阻滤波器模块的陷波频率值。
进一步的,所述PC机和控制板之间通过控制总线连接。
进一步的,校正码表的计算过程:(1)PC机中的自动测试软件通过控制总线将被测YIG带阻滤波器模块调谐于规定测量频率点,通过GPIB接口总线与矢量网络分析仪通信,在矢量网络分析仪上规定的扫频范围内,返回频率响应曲线的数值矩阵,找出插入损耗最小值α1,再读出频率响应曲线上比插入损耗最小值α1大35dB的上边界频率f1、下边界频率f2,则获得滤波器陷波中心控制频率为f0=│f1–f2│/2;(2)计算陷波频率和中心控制频率的差值△f=f1-f0,将差值Δf作为校码值,根据校码协议的位宽,对校码值进行限定大小,得出最终校码值,生成校码表。
进一步的,PC机通过控制总线下发校正码表前自动清零校码表,避免重复下发码表导致性能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2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