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羟基脂肪酸酯/海藻酸钠电纺纳米纤维的神经导管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1205.6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9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郭静;孙范忱;刘赣东;管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20 | 分类号: | A61L27/20;A61L27/18;A61L27/50;D01F8/18;D01F8/14;D01F1/10;D01D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银姬;李馨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羟基 脂肪酸 海藻 酸钠电纺 纳米 纤维 神经 导管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聚羟基脂肪酸酯/海藻酸钠电纺纳米纤维的神经导管材料,该神经导管材料是将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得到的纳米纤维缠绕在神经导管基材表面而得到,其中,所述纺丝溶液为海藻酸钠水溶液、烷基糖苷、有机溶剂和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混合溶液,所述神经导管基材是在管状模具表面形成的壳聚糖纤维层上涂布明胶而获得;
在所述管状模具表面形成壳聚糖纤维层的方法为:
(1)将壳聚糖纤维进行梳理,形成定向壳聚糖纤维;
(2)管状模具表面浸渍粘结液,并在所述定向壳聚糖纤维表面滚涂,使壳聚糖纤维均布于管状模具表面形成壳聚糖纤维层;
在步骤(1)中,所述的壳聚糖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0~14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导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酯为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的共聚物、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导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钠水溶液中海藻酸钠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12%,在所述纺丝溶液中所述海藻酸钠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6%~0.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导管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纺丝溶液中烷基糖苷的质量为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质量的40~60%,在所述的纺丝溶液中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导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纺丝的条件为:纺丝环境温度28~35℃,相对湿度20~40%,静电压为15~25kV,喷丝口距管状模具距离为15~20cm,流速为1.5~2mL/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导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470~52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导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神经导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在表面形成有壳聚糖纤维层的管状模具浸入明胶水溶液中,使明胶涂布于壳聚糖纤维层,得在表面形成有神经导管基材的管状模具;
(2)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烷基糖苷,均质15~20min,均质液中加入聚羟基脂肪酸酯,在摇床下振荡10~20h,使其完全溶解后,再次均质15~20min,得纺丝溶液;
(3)将纺丝溶液注入静电纺针筒,进行静电纺丝,使步骤(3)得到的在表面形成有神经导管基材的管状模具以100~300rpm的速度旋转,来接收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使纳米纤维缠绕神经导管基材表面;
(4)退去管状模具,得神经导管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12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