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烤箱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9081.2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0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冯嘉杰;李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郭迎侠;喻嵘 |
地址: | 5283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管 烤箱 烤架 冷端 温度补偿 高温段 收纳 功率降低 均匀加热 温度均匀 烘烤 食材 弯折 迂回 能耗 能源 移动 环保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烤箱,其包括箱体以及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加热管和烤架,所述加热管包括两个冷端段,所述加热管弯折迂回,以使其中部的高温段向两端的冷端段靠近进行温度补偿,以使所述加热管对所述烤架各区域的食材均匀加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烤箱通过改变加热管的形状,使其高温段向冷端段移动而进行温度补偿,从而使加热管各区域的温度均匀,烤架可以靠近加热管设置而不会存在烘烤不均的问题,从而可以将烤箱体积做小,便于收纳,而且小体积的烤箱所需加热管的功率降低,降低了能耗,节省了能源,且有利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烤箱从发明至今,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了“标称容量大大,有效实用容积却小小”的设计模式,有效实用容积小的烤箱,一直充斥着整个烤箱市场,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1.热力的传递需用“角度方式传递”,烤架离加热管要有一定距离,热力覆盖面积才能加宽,火候方可达到均匀的目的,理论上来说,烤架距离加热管越近,烘烤越不均匀;
2.另一方面,加热管两头用于接通电源的部分都具有3cm左右的冷端,即非发热区域,这意味着烤箱的左右两边也会有3cm的地方是热力较低的,如想火候均匀,烤架左右也都要向中央缩小3cm的距离,再加上烤腔内,前后的热力也覆盖不了,种种的原因都会令火候不均匀,所以只有被动式把烤箱做大来达到小烤架火候均匀的效果。
中国人的厨房通常都较小,鉴于市面上家用烤箱存在的上述实用容积低的问题,当需要烤的东西多时,就要买体积很大的庞然大物,烤箱闲着的时候,摆放和收纳却是一件最头痛的事。而对于日常每餐均需要使用烤箱的国家,例如欧美国家,虽然烤箱体积较大对他们来说不成问题。但体积大的烤箱用材较多,增加制造成本,而且还存在热量利用率低的问题。
公开号为CN 201641689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烤箱,其由底板组件、后板组件、左侧板组件、右侧板组件、顶板及前门组件构成加热腔体空间,加热管置于顶板的下方,其两端安装在左侧板组件和右侧板组件上。该专利公开的方案便存在有效容积小于实际容积,占用空间大,不利于收纳,且能耗高。
综上,现有烤箱具有容量大、有效实用容积小、烘烤食物不均匀、耗能低的缺点。因此,提供一种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有效容积最大化的烤箱是急需解决的。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烤架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缩小容积的烤箱,以降低制造成本,便于收纳,且降低烘烤时的能耗。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烤箱,包括箱体以及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加热管和烤架,所述加热管包括两个冷端段,所述加热管弯折迂回,以使其中部的高温段向两端的所述冷端段靠近进行温度补偿,以使所述加热管对所述烤架各区域的食材均匀加热。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加热管的形状进行调整,根据烤箱的内部空间位置,把加热管的中间高温段弯折移动到接近加热管的端部的冷端段的位置,从而补偿加热管位于其两端的冷端的低温,形成的烘烤面的各处的温度基本相同,则无需为了烘烤均匀而将烤架与加热管尽可能的拉开距离设置,相反可以将烤架尽可能的接近加热管设置,以有效利用热能,减少热能的浪费,从而节省电能,且有利于环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的高温段具有两处弯折以分别形成与两个所述冷端段靠近的两个弯折部,两个所述弯折部之间的部分形成迂回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为弧形或直线形,该形状合理,制作方便,温度补偿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迂回部为直线形,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弯折迂回成S形,S形结构规则,方便加工,且温度补偿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9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