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门漏水报警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8844.1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4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梅;陈华伟;刘晓林;甘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18 | 分类号: | G01M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小星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单片机 漏水报警装置 石墨烯层 石墨烯 漏水 制备 传感器技术领域 电压脉冲信号 流体发电技术 设备运行效率 输出电压脉冲 管道连接处 报警电路 报警功能 报警信号 漏水检测 充放电 灵敏度 粘结层 触发 叠层 基底 绝缘 套在 报警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漏水报警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阀门漏水报警装置包括单片机和依次叠层设置的柔性绝缘基底、粘结层和石墨烯层,其中,所述石墨烯层相对的两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两端相连。本发明提供的阀门漏水报警装置基于石墨烯流体发电技术,将其套在阀门与管道连接处,阀门漏水时液滴滴在石墨烯层上,利用石墨烯的充放电效应输出电压脉冲信号,通过导线可以将电压脉冲信号传回单片机,触发单片机上的报警电路,单片机发出报警信号,实现阀门漏水检测及报警功能。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石墨烯的性能,且结构简单、灵敏度高,能及时检测到阀门漏水并且进行报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漏水报警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来水管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方便了千家万户的用水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阀门和管道漏水现象产生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亟待解决。看得见的阀门和管道漏水尚好应对,隐藏的阀门和管道漏水则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来检测。目前对此类隐藏的漏水点的检测,主流的方法是检测漏水点发出的异常声音,所用的仪器有探管仪、电子听漏仪、听漏棒、超声波流量计等,需要专业的听漏工,不仅难度大,而且耗时,效率低下。此外,还可以通过机械式流量计以及铜箔传感器(铜箔连接正负电极做成的传感器)检测漏水情况,但是机械式流量计不能检测到小流量漏水情况,同时易堵塞、寿命短;而铜箔传感器也具有检测不到小流量漏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漏水报警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阀门漏水报警装置结构简单、灵敏度高,能及时检测到阀门漏水并且进行报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门漏水报警装置,包括单片机和依次叠层设置的柔性绝缘基底、粘结层和石墨烯层,其中,所述石墨烯层相对的两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两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柔性绝缘基底的厚度为2~4cm。
优选地,所述柔性绝缘基底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基底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底。
优选地,所述粘结层和石墨烯层的总厚度为200~300nm。
优选地,所述粘结层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优选地,所述导线通过导电银胶封装在石墨烯层相对的两端。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阀门漏水报警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柔性绝缘基底的单面叠层设置粘结层和石墨烯层,通过导线将石墨烯层相对的两端与单片机的两端相连,得到阀门漏水报警装置。
优选地,在所述柔性绝缘基底的单面叠层设置粘结层和石墨烯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衬底上制备石墨烯层;
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将所述石墨烯层转移至柔性绝缘基底的单面,在所述柔性绝缘基底的单面依次形成粘结层和石墨烯层。
优选地,所述衬底为铜箔。
优选地,通过导线将所述石墨烯层相对的两端与单片机的两端相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导电银胶将两根导线分别封装在所述石墨烯层相对的两端,将所述导线的另外两端与单片机的两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8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