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发热蜂窝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6020.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1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陶运喜;谢庆武;宋明;马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鸿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7/02;B32B17/06;B32B15/20;B32B3/12;B32B7/12;B32B33/00;B32B37/06;B32B37/10;B32B37/12;F24D13/02;E04C2/36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杨艳珊 |
地址: | 51001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聚氨酯层 铝蜂窝层 发热层 装饰面材 蜂窝复合板 模具边框 加热膜 加热片 自发热 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边框 热传递效率 采暖领域 复合板材 固化成型 平板压机 施工难题 预制模具 聚氨酯 封边 清边 施压 脱模 制造 冷却 铺设 装修 维修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发热蜂窝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装饰面材层、发热层、铝蜂窝层,装饰面材层与发热层之间、发热层与铝蜂窝层之间以及铝蜂窝层的外侧面上均设有玻璃纤维聚氨酯层,通过预制模具边框;在模具边框内依次铺设装饰面材层、第一道玻璃纤维聚氨酯层、发热层、第二道玻璃纤维聚氨酯层、铝蜂窝层、第三道玻璃纤维聚氨酯层,并通过平板压机对模具边框内的层体进行施压,冷却后,聚氨酯固化成型,然后进行脱模以及进行清边和封边工序。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膜或加热片应用在传统装修采暖领域遇到的施工难题和维修难题,又解决了加热膜或加热片与复合板材组合使用时热传递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发热蜂窝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住宅装修采暖系统通常采用循环水暖方式。近几年各种加热膜或加热片在室内装修采暖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比如将加热膜应用在地板采暖、墙体采暖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工序复杂,人工成本高,容易出现短路、断路以及接头防水处理不当等情况,一旦出现问题,需要砸墙砸地排查问题点,维修难度极大。
近几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在建筑领域、汽车领域及复合包装领域均有大规模应用,例如建筑领域,公开号为CN102774052,名称为“一种蜂窝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就公开了一种复合板材的结构及制造方法,该复合板已成功大范围应用在装配式整体厨卫领域。然而,在北方地区,内部装修要具备采暖功能。为实现此功能,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先做好采暖层,再在此基础层上安装复合板材。该方法虽然解决了后期维修不用砸墙砸地的问题,但又产生另外一个缺陷:热传递效率低,因为发热层和复合墙板之间隔着一层空气层和复合材料的基础层,导致发热层至饰面层的热阻大幅升高,极大降低热传递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发热蜂窝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膜或加热片应用在传统装修采暖领域遇到的施工难题和维修难题,又解决了加热膜或加热片与复合板材组合使用时热传递效率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发热蜂窝复合板,包括依次粘接设置的装饰面材层、发热层、铝蜂窝层,所述装饰面材层与发热层之间、发热层与铝蜂窝层之间以及铝蜂窝层的外侧面上均设有玻璃纤维聚氨酯层,所述玻璃纤维聚氨酯层由玻璃纤维层以及附着在玻璃纤维层上的聚氨酯层组成,所述聚氨酯层用于粘接使玻璃纤维层以及装饰面材层、发热层、铝蜂窝层形成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层在玻璃纤维层以及装饰面材层、发热层、铝蜂窝层的微观空洞内设有固化的渗入部,通过所述渗入部实现各层间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发热层上设有通孔,所述发热层两侧相邻的两个聚氨酯层之间穿过所述通孔实现固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层为可通电加热的膜状或片状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层为碳浆印刷发热膜、银浆印刷发热膜、碳纤维发热膜、石墨烯发热膜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相连两个通孔之间的孔心距在30-50mm之间,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mm-6mm。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纤维聚氨酯层的厚度为0.1mm-0.3mm。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面材层为瓷砖。
一种自发热蜂窝复合板的制造方法,
1)预制模具边框;
2)在所述模具边框内依次铺设装饰面材层、第一道玻璃纤维聚氨酯层、发热层、第二道玻璃纤维聚氨酯层、铝蜂窝层、第三道玻璃纤维聚氨酯层,所述玻璃纤维聚氨酯层的聚氨酯层为液态且为喷洒形式的布设,所述发热层上设有通孔;
3)通过平板压机对模具边框内的层体进行施压,并对平板压机的压板进行加热至70度并保温5分钟,且持续保压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鸿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鸿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6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