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炭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4896.1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柳新伟;宋宁宁;王凯荣;崔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炭 石墨烯 有机肥 制备 生物质炭 玉米秸秆 肥料技术领域 规模化生产 氯化锰溶液 农作物种植 花生壳粉 甜菜糖蜜 有机栽培 玉米种植 炭化 黄腐酸 啤酒渣 重量份 去除 锌钾 优选 猪粪 加热 发酵 应用 增产 玉米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炭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属于肥料技术领域。生物炭基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发酵得到:石墨烯/Mn/生物质炭15~20份、啤酒渣25~40份、黄腐酸锌钾5~8份、甜菜糖蜜3~5份、花生壳粉10~20份、EM菌剂6~8份、玉米秸秆10~30份和猪粪50~70份;石墨烯/Mn/生物质炭制备方法,将玉米秸秆残渣粉和石墨烯混合,在90~110℃下加热0.5~2h,将产物与氯化锰溶液混合,在500~600℃炭化3~5h,去除灰分后得到石墨烯/Mn/生物质炭。生物炭基有机肥达到了养地、增产的效果,是玉米有机栽培的优选肥源;同时制备成本低廉、工艺先进,可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炭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虽然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但由于保存和转化的技术落后导致生物质资源浪费严重,这不仅污染了环境,还造成了生物质资源的巨大浪费。在畜禽养殖业上,随着畜禽养殖业、种植业的迅猛发展,畜禽粪便产生量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每年畜禽粪便的排放总量高达38亿吨,大量畜禽粪便的随意堆放和低效处理,也给环境治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在酿酒工业上,我国啤酒产量巨大,啤酒渣作为啤酒工业的副产品,营养丰富。以往啤酒渣只有少数用作粗饲料使用,大部分作为废渣弃掉,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在种植业上,以玉米秸秆为例,由于玉米秸秆资源利用缺乏创新支撑,导致丰富的秸秆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总利用率不足50%,其余均被废弃或焚烧,造成了资源了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虽然工业和农业中大量生物质原料,但是由于目前生物质原料转化技术有待提高,将生物质原料经过简单的转化施用到土地汇总容易出现利用困难,肥料施用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同时,传统化肥应用到农作物种植中因施肥方式会导致玉米产量不高,过量的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炭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所述生物炭基有机肥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还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炭基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发酵制备得到:石墨烯/Mn/生物质炭15~20份、啤酒渣25~40份、黄腐酸锌钾5~8份、甜菜糖蜜3~5份、花生壳粉10~20份、EM菌剂6~8份、玉米秸秆10~30份和猪粪50~70份;
所述石墨烯/Mn/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米秸秆残渣粉和石墨烯混合,得到混合料;
2)将所述混合料在90~110℃下加热0.5~2h,得到加热产物;
3)将所述加热产物与氯化锰混合,在500~600℃炭化3~5h,得到石墨烯改性生物炭初品;
4)将所述石墨烯改性生物炭初品去除灰分,得到石墨烯/Mn/生物质炭。
优选的,步骤1)中玉米秸秆残渣粉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200:1。
优选的,步骤3)中加热产物的质量和氯化锰的质量比为100~150:1。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发酵制备得到:石墨烯/Mn/生物质炭16~19份、啤酒渣28~35份、黄腐酸锌钾6~7份、甜菜糖蜜3.5~4.5份、花生壳粉12~18份、EM菌剂6.5~7.5份、玉米秸秆15~25份和猪粪55~65份。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生物炭基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石墨烯/Mn/生物质炭、猪粪、啤酒渣、玉米秸秆、花生壳粉和EM菌剂1~2份混合,调节含水量至60%-70%,建堆,在25~40℃下发酵10~18d,每2~4d翻堆1次,得到第一发酵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4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