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震砖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4312.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菱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菱森 |
主分类号: | E04B2/14 | 分类号: | E04B2/14;E04B2/20;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王培苓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砖块主体 抗震砖 砖块 抗震性 横向凹槽 通孔 浇灌混凝土 多孔结构 隔音效果 几何型体 联网结构 连接固定 传统的 贯穿 底面 顶面 砌墙 竖向 置入 冲击力 保温 混凝土 钢筋 室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抗震砖,包括砖块主体,所述砖块主体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竖向贯穿的通孔,所述砖块主体的顶面和底面中至少一面设置有贯穿的横向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抗震砖,从几何型体上的改变,使抗震性得到了质的转变。传统的是砌墙,这款产品是砌灌墙,边砌砖边浇灌混凝土,必要时可置入钢筋,使内部混凝土形成联网结构,使各砖块之间稳定的连接固定,抗震性和耐冲击力极大增强。另外,还有作为室内砖也是可以凸显其优点,一是减轻了砖块的重量,二是设置的通孔及横向凹槽使得砖块形成多孔结构,提高了保温及隔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砖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抗震砖。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物结构大多还是砖砌结构,传统砖块的几何造型就决定了它的缺陷,大多砖块还是各面为平面式的,彼此之间连接不结实,砖块与砖块之间主要靠其表面的水泥砂浆提供固定,整体结构差,不耐冲击,此类砖砌结构在发生地震或泥石流冲击时,极其容易发生沿砖缝处断裂或坍塌的情况,是不堪一击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砖本身的承重能力也会降低,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抗震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砖块抗震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抗震砖,包括砖块主体,所述砖块主体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竖向贯穿的通孔,所述砖块主体的顶面和底面中至少一面设置有贯穿的横向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砖块主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贯穿的所述横向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砖块主体的顶面与地面上的所述横向凹槽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凹槽为弧形槽或多边形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砖块主体上设置有两个、三个或四个竖向贯穿的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通孔等间距排成一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为圆孔、方孔或多边形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为梅花形、三叶草形或四叶草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砖块主体为对称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抗震砖,当用来砌承重墙时,采取边砌砖边灌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必要时,还可在竖向通孔和/或横向凹槽内放置钢筋,然后用混凝土浇灌成型。当不用来砌承重墙时,如室内隔断墙,则可直接砌砖即可,不用浇灌混凝土或钢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抗震砖,从几何型体上的改变,使抗震性得到了质的转变。传统的是砌墙,这款产品是砌灌墙,边砌砖边浇灌混凝土,必要时可置入钢筋,使内部混凝土形成联网结构,同时增加了混凝土与砖块的粘接面积,使各砖块之间稳定的连接固定,抗震性和耐冲击力极大增强。传统的浇筑需要大量模板,新型砖砌灌时就替代了模板,节约效益是可观的,社会效益也是显著的。另外,还有作为室内砖也是可以凸显其优点,一是减轻了砖块的重量,二是设置的通孔及横向凹槽使得砖块形成多孔结构,提高了保温及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抗震砖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提供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图1提供的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菱森,未经陈菱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4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