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茄酮的制备方法及其合成中间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2930.1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3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宫泽和;小黑大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295/185 | 分类号: | C07D295/185;C07C45/56;C07C49/20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蔡晓菡;万雪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茄酮 制备 合成 迈克尔加成反应 丙烯酰基吗啉 维悌希反应 香料化合物 酰胺化合物 格氏试剂 丁烯基 酸水解 吗啉 哌啶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茄酮的制备方法及其合成中间体。课题在于提供利用较少的工序且安全的方法在工业上大量制备作为香料化合物而重要的茄酮的方法。解决手段在于通过使用N‑(3‑甲基‑1‑丁烯基)哌啶和4‑丙烯酰基吗啉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接着利用酸水解生成新型的醛,使该醛发生维悌希反应,从而作为茄酮的有效制备方法的合成中间体而提供新型的吗啉酰胺化合物,进而使该化合物与格氏试剂发生反应,从而利用工业方法大量制备茄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8月6日、申请号为“201510476119.0”、发明名称为“茄酮的制备方法及其合成中间体”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香料化合物等而言有用的茄酮的新型制备方法以及对于制备茄酮而言有用的新型中间体。
背景技术
茄酮作为烟科植物中包含的双萜即西松烷的氧化分解物,于1965年作为香烟的重要香气成分而被分离出,通过有机合成而确定了结构(非专利文献1)。其为分子内具有进行了共轭的双键的碳原子数13的酮,确认其对香烟的香气、尤其是烟味具有优异的效果,提出了多种合成方法。
以异戊醛和丙烯腈作为原料,利用维悌希反应由导入有共轭双键的腈进行合成的方法(非专利文献1)作为实验室规模的合成方法是简便的。然而,在工业生产中,与由氰基转换成甲基酮的格氏试剂发生反应时,存在溶剂由二乙醚转换成苯等难点。还提出了利用脱水法导入共轭双键的尝试,但存在脱水反应时共轭双键发生移动而生成异茄酮的问题。另外,存在为了将氰基转换成甲基酮而使用起火性高的甲基锂的问题(专利文献1)。还提出了由异戊酸乙酯利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合成的方法(非专利文献2)。
另外,还提出了基于重排反应的合成方法,但存在会生成共轭双键移动了的异茄酮的问题(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提出了以天然原料即柠檬烯作为原料的尝试。还提出了如下方法:作为光氧化反应和关键反应而经由乙炔中间体的方法(非专利文献3);另外,由对薄荷烯进行臭氧氧化而得到的酮醛合成茄酮的方法(专利文献3和非专利文献4)。然而,其包括保护、脱保护工序,另外,导入共轭双键需要高温条件。进而,还提出了由对薄荷烯进行臭氧分解、还原、缩醛化得到的酮缩醛合成茄酮的方法(专利文献4)。然而,由于需要多个工序,因此不适合工业化。
还提出了作为原料选择柠檬烯氧化物且不使用臭氧氧化的茄酮中间体的制法(专利文献5)。这些方法存在能够获得天然型光学活性茄酮的优点,但需要多个工序,不是工业上供给大量茄酮的制法。
尚未开发出可满足不稳定共轭双键的构建和简便地向甲基酮转换这两者的制备方法。像这样,尚未提出利用较少的工序且安全的方法大量合成作为香料化合物而重要的茄酮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期望开发出会满足不稳定共轭双键的构建和简便地向甲基酮转换这两者的制备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441208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443369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4-6613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公平7-10067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3-169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65),30(9),2918-2921
非专利文献2:Bulletin of the Korean Chemical Society(1993),14(5),639-6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谷川香料株式会社,未经长谷川香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2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